第三百七十二章 堪舆图前定国策 (第2/3页)
险,风涛莫测,若有差池,辜负殿下托付事小,误了大明国策事大!”
朱雄英笑着扶起他,指了指图上的空白,饱有深意道:“你敢说你不想去?
你若不去,这些地方便永远是‘未知’。
你若去了,大明的旗帜或许就能插在那片土地上,那里的百姓或许就能吃上咱们的高产粮,用上咱们的织布机。
这难道不是你曾说过的‘以天下为己任’?”
马和抬头,见皇孙眼中没有半分戏谑,只有对未来的笃定。
他想起幼时在云南见过的流民,想起随军队平定叛乱时百姓的苦难,再看这堪舆图上的广阔天地。
突然觉得胸口有股热流涌上来。
他重重叩首:“臣马和,愿遵殿下之命!纵使蹈海赴火,也要为大明寻得海外疆土,带回无尽资源!”
“好!”
朱雄英扶起他,从案上取过一枚鎏金令牌,令牌正面刻着“大明远航总兵官”,背面是游龙纹。
“从今日起,本皇孙赐你郑姓,任远航总兵官,统辖水师战船百艘,将士八千,可调动沿海卫所物资。
但本皇孙有一事要叮嘱你——”
郑和双手接过令牌,屏息听着。
朱雄英的语气陡然郑重道:“大明是礼仪之邦,出海不是为了烧杀抢掠,而是为了‘通有无,安万民’。
若遇海外邦国或土著,先派使者携礼物通好,讲清大明来意;
若对方愿归降,便教他们农桑历法,与他们通商;
若敢抗拒,甚至袭击我大明船队,你可放手用武。
但记住,‘武德也是德’,武力是用来护佑太平,不是用来滥杀无辜。
战胜之后,不可屠城,不可掠夺,要留粮种,留匠人,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更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仁厚。”
郑和将“武德也是德”五个字反复咀嚼,忽然明白了皇孙的深意。
这远航不止是寻资源、探大陆,更是要将大明的教化与威严,播撒到海外洪荒之地。
他再次叩首:“臣谨记殿下教诲!先礼后兵,以武护礼,绝不辱没大明威名!”
朱雄英要派郑和出海的消息,次日便传遍了朝堂。
奉天殿内,百官的议论声比上次议庆功宴时还要热闹,只不过这次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户部尚书杨思义第一个出列,手里的笏板都在抖,直言道:“殿下!万万不可!
西域刚定,粮草正往那边运,京营骑兵又调了两万去西疆。
如今再派百艘战船、八千将士出海,这粮草、器械、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