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极限测试,强大的GNC算法【二合一】 (第1/3页)
梁占军接到消息,得知自主交会对接算法完成,当即放下手上的工作赶了过来。
再次从徐铭口中确认情况,当即决定尽快实验。
“今天出门就觉得心情格外好,想着有好事,原来是这么大的惊喜。”
“厉害。”
“只用四个月不到的时间,便解决算法问题,可是相当于给我们争取了更多周期。”
“相信我国的首次空间轨道自主对接实验,肯定能取得圆满的成功。”
办公区内,梁占军看着眼前的徐铭,丝毫没有掩饰自己脸上浮现出的激动。
旁边其他人,同样兴奋不已。
呼吸都仿佛急促起来。
最适合发射的窗口期是固定的,时间上不能更改。
否则会严重影响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
在这种情况下,算法开发如此迅速,相当于给其他部门争取了更多时间。
比如轨道的计算与预测。
梁占军认可徐铭,邀请其参与自主对接算法,更多是出于北斗项目时留下的印象,本以为能减轻这块压力,结果实际表现却如此令人吃惊。
短短四个月不到的时间,便完成了算法开发工作。
尽管眼下此算法,还未通过任务仿真试验。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下秒又想到什么,话音才刚落下紧接着又补充句。
“关于算法的仿真测试,你这边有啥需求,院里保证无条件配合支持。”
徐铭闻言倒也没卖关子,下秒便表达意思。
“刚才我还在同许教授说起这个。”
“我准备构建整个交会对接系统的高保真模型,包括动力学传感器,执行机构甚至是各种故障模式,对设计的算法进行极限测试。”
“对于研发的GNC自主交会对接算法,徐教授可是非常的有信心。”许崇兴闻言在旁边微笑着附和一句。
以他对徐铭的了解,既然敢说出这句话,便说明对算法具有足够的自信。
倒也不会担心,所谓的极限测试。
何况这恰恰能保证成功率。
梁占军知道徐铭的数学建模水平,闻言也没有异议。
随即便点头答应下来。
“那好。”
“就按照你的要求进行安排。”说话时斩钉截铁。
……
徐铭得到院里的支持,立刻便展开行动,借助大量的实际数据,着手构建整个交会对接保真数学模型。
要知道数学模型本就是他擅长的,况且又有着多线程并行思维同时演算。
周期上倒不会太长。
加上院内以前构建的模型,最终只用几天时间。
尽管再次给了大家不少冲击力,愈发感觉到普通研究员和天才之间的差距,但眼下众人的关注点,却已落在了算法的仿真测试上面。
对其结果表示期待。
因为这除了是对他们这几个月工作的肯定,更关乎着天宫一号能否成功与神舟飞船实现自主对接。
4月13日,周五,空间技术研究院。
今天仿真实验室内,堪称有史以来最热闹的。
除徐铭和许崇兴以及郭昊强邱轩等人,主要负责整个仿真模拟工作外,梁占军和黄振海两位教授研究员,同样老早过来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至于其他院内的研究员,被吸引来的更是不少。
“经过这几天院内方面的鼎力配合,我们在院里强大的计算机群上,成功建立了整个系统高保真数学模型。”
“包括动力学模型,环境模型……”
“敏感器模型等。”
“还有GNC算法模型,也已经嵌入到回路中。”
徐铭站在中间的系统屏幕前,同身旁梁占军和黄振海讲解整个数学模型。
所谓的任务仿真,其核心思想是,在不点燃一枚发动机的情况下,在电脑计算机和模拟设备上,尽可能真实的复现并演练整个交会对接任务。
整个过程会进行成千上万次,只为太空中精确对接。
“大家都辛苦了。”
梁占军闻言点点头道:“你们按照自己的安排展开仿真测试就好。”
他和黄振海都未参与测试,完全以观众的身份出席。
把这句话听进耳中,徐铭便也不再多说,扭头把目光投向担任仿真人员的邱轩下达指令。
“邱副研究员。”
“开始吧。”
“收到徐教授。”邱轩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