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水成这样、审核什么 (第2/3页)
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
这里面,又细分出了九大类别:先进材料、材料处理工艺、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和激光、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船舶与海事设备、推进系统。
而这九大类下面的每一个具体限制项,又详细分列了设备和组件、测试和检验设备、材料、软件、技术等五项说明。
第二类,则是纯粹的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以及作战平台等,总共二十二项。
这份清单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刘清明手上这份,是去年的最新版本。
他随意地翻了翻,许多在前世看来已经十分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在这份清单上,却被标注为高度敏感。
他甚至在其中看到了盾构机的相关技术。
刘清明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他清楚地记得,在前世他重生的那个年代,华夏的盾构机技术,早已经通过自力更生和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取得了全面的突破,甚至反过来成为了全球产量最大、质量最顶尖的国家。
到了那个时候,西方想限制也限制不了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华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掠地。
他相信,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进步,手中这本厚厚的册子,只会变得越来越薄。
到那时,这每一年度不同版本的协定,本身就会成为一部史书,成为华夏在科技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的最好注脚。
刘清明一边看,一边在心底感叹。
华夏这个民族,实在是太伟大了。
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在被全面技术封锁的绝境中,硬生生地靠着自己的血肉和智慧,杀出了一条通天大道,最终成为了这个星球上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一极。
而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过程中,灵活的外交手段、务实的政治态度,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后来网络上许多人嘲讽的“忍辱负重”的十几年,又怎么可能换来后来扬眉吐气的一天?
闷声发大财,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背后,是何等清醒的认知和何等坚韧的战略定力。
他手中的这份清单,英文原版长达七百多页,加上中文的注释和说明,超过了一千三百页。
厚得像一块砖头。
这就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西方心态。
他们即便同意让华夏加入WTO,也只是想把华夏永远地限制在一个只拥有初级加工业和庞大消费市场的人口大国地位上。
遏制华夏的崛起,才是他们从始至终、从未动摇过的核心想法。
不管坐进白宫的那个人,是什么肤色,是什么性别,是什么党派,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那些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没有第三种解释。
刘清明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次的代表团,会陷入一个思维误区。
那就是完全从技术的角度去和欧洲人谈判,天真地希望他们能够发发善心,把套在脖子上的绞绳稍微松一松。
当然,这种严格的限制,也有好有坏。
好的一方面,是外部的巨大压力,能够极大地刺激和促进国内的自主研发,倒逼着华夏在各个被“卡脖子”的领域,一点一点地追赶,直至最终完成超越。
而坏的一方面……
对自己这个重生者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自己脑子里那么多领先时代二十年的黑科技,在这样严密的封锁之下,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这还怎么装逼?怎么让读者爽?
刘清明看入了神,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期间,下属陈默又悄无声息地进来了两次,将新找到的各种相关资料,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他的桌上。
为了避免打扰到他,陈默的动作轻手轻脚,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直到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猛地将刘清明从沉思中惊醒。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两个字。
胡金平。
刘清明迅速摁下了接通键。
“老胡。”
电话那头传来胡金平压低了的、快速的声音。
“你等会。”
随即,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