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533章 水成这样、审核什么

第533章 水成这样、审核什么

    第533章 水成这样、审核什么 (第1/3页)

    胡金平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贴着话筒在说话。

    “老板在开常委会呢,一会我联系你。”

    刘清明应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他不急。

    黄文儒是云州市的一把手,整个城市的掌舵人。

    一天到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各种各样的会议,各种各样的接见,这才是他的工作常态。

    如果他随时都有空,那才叫不正常。

    而且,胡金平那句话里,信息量很大。

    常委会。

    会不会是自己之前提的那个庞大构想,已经被黄文儒正式提上了市里的最高决策会议。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门开了,陈默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走了进来,因为文件太高,几乎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小心翼翼地把文件放在刘清明桌子空着的一角,动作很轻,生怕弄出太大动静。

    “刘处,这是以前计委时期,咱们国家搜集到的关于《瓦森纳协定》的一些原始文件和内部的分析报告。”

    陈默站得笔直,像一棵小白杨。

    “档案室的同志说,有些更早的资料还在整理,让我先拿这些过来给您看。您先看着,我再去催,再去找。”

    刘清明点点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下说。辛苦你了。”

    他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很勤快,也很有眼力见。

    “我们这个项目组,不只你一个人吧?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跑?”

    陈默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他有些拘谨地在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双手放在膝盖上。

    “徐哥他们……因为您一直不在岗,前段时间工作比较多,处长就把他们先调到一组去帮忙了。”

    刘清明瞬间就明白了。

    自己这个挂名的处长长期不在岗,他这个一把手心里有想法是正常的。

    把自己手底下的人调走,既是给别的组补充人手,也是在变相地削弱自己这个小组,让它名存实亡。

    而陈默,这个刚分来的新人,没背景没资历,自然就成了被“剩下”的那一个。

    被人排挤,坐冷板凳,这是部委里最常见的生态。

    刘清明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什么都没说。

    官场之上,只做不说,或者多做少说,才是生存之道。

    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知道了。”

    陈默看到刘清明这个反应,心里反而安定了不少。

    这位年轻的领导,似乎比他想象的要沉稳得多,也通透得多。

    刘清明不再理会这些办公室政治的细枝末节,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桌上那堆小山似的文件吸引了。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了封面。

    一股陈旧的纸张和油墨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瓦森纳协定》。

    对于这个东西,刘清明再熟悉不过。

    前世,他从事的就是IT行业。那个年代,一台电脑里,CPU、内存、硬盘这三大件自不必说,就连主板上的许多元器件,乃至小小的风扇,都几乎是进口货的天下。

    西方世界卡住华夏脖子的手,就是通过这一个个冰冷的限定文件来执行的。

    从冷战时期臭名昭著的“巴统”,到96年最新出台的这个《瓦森纳协定》,本质上换汤不换药。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协定的缔约国名单里,就连后世被西方世界轮番制裁得死去活来的俄国,都赫然在列。

    而一度与西方关系相当不错的华夏,却被冷酷无情地、始终如一地排除在外。

    可以说,这份协定,从诞生之初,就是为华夏量身打造的。

    因为其他那些被限制的国家,无论是遥远的古巴,还是中东的两伊,亦或是那个半岛上的邻国,都没有足够的份量,让西方世界如此严阵以待。

    刘清明首先看到的,是协定的具体内容。

    那是一份长得令人发指的商品和技术清单。

    限制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