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40章 招标大会!北方商贾的狂喜!

第540章 招标大会!北方商贾的狂喜!

    第540章 招标大会!北方商贾的狂喜! (第3/3页)

马车上,想起当年的事仍心有余悸,“盐运司的官员十有八九是南方人,他们只认江南盐商的帖子,咱北方商人递上去的拜帖,连看都不看一眼。”

    更让北方商人无奈的是,官办盐场大多集中在江淮地区,煮盐所需的柴火、人力在当地唾手可得,江南盐商靠着“近水楼台”的优势,能以极低的成本拿到食盐,再高价卖到北方,中间的差价全被他们赚走。

    反观北平、山东等地,虽靠海却无像样的盐场——在煮盐时代,这些地区多是平原,开发早,连成片的树林都难找,煮盐需要的大量柴火,得从百里外的山区运来,成本比江淮地区高了三倍还多,朝廷自然不愿在此设场,北方商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江南盐商赚得盆满钵满。

    正因如此,当朱高炽放开芦台盐场招标的消息传来,北方商人才会如此疯狂。

    短短五日,芦台盐场外便搭起了上百顶临时帐篷,前来参加招标的商人足有三百多人,既有身家百万的大盐商,也有走街串巷的小盐贩,甚至还有不少从未涉足盐业的粮商、布商,都想来分一杯羹。

    当然,他们大多都是过来看个热闹,毕竟朱高炽也不会让这么多的商贾势力都成为盐商——三百多号商人挤进来,不仅会导致市场混乱,还可能重现以往哄抬盐价、恶性竞争的乱象,反而违背了改革盐政、惠及百姓的初衷。

    按照他与盐运司官员这些天的规划,一地有一个盐商最好:每个州府或重要城镇,只设一名总经销商,负责当地食盐的采购、运输和售卖,这样既能避免商人之间互相倾轧,也能让经销商集中精力做好供应,保证食盐稳定流通。

    而且,总经销商要与盐运司签订明确的协议,需按时向盐场采购足额食盐,严格遵守朝廷定下的售价上限,还要承担起偏远地区的食盐配送,确保百姓都能买到平价盐。

    至于没拿到经销权的商人,朱高炽也有安排——盐场会定期开放“散户采购名额”,允许他们以略高于总经销商的价格少量拿货,销往乡村、集市等小范围区域,既给了小商贩生存的空间,也避免了总经销商垄断当地所有市场,真正做到“既规范秩序,又兼顾各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