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19章 万事俱备!点火开炉!

第519章 万事俱备!点火开炉!

    第519章 万事俱备!点火开炉! (第1/3页)

    事实上,坩埚炼钢并非朱高炽首创,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雏形,考古发现的春秋“块炼渗碳钢”,就有使用简易坩埚冶炼的痕迹。

    到了汉朝,坩埚炼钢法发展到鼎盛,工匠们用陶制坩埚炼钢,炼出的钢强度高、韧性好,不仅用来制造环首刀、弩机等兵器,还用来打造农具、工具,硬生生支撑了大汉雄兵北击匈奴、西通西域,杀出了“强汉”的威名。

    只是可惜,这种先进的坩埚炼钢法在南北朝时期因战乱失传——工匠流离失所,技艺无人传承,陶制坩埚的配方和冶炼技巧渐渐淹没在历史中。

    反倒是通过丝绸之路,坩埚炼钢的技术传到了印度,印度工匠在此基础上改良,用当地的优质铁矿和独特的坩埚配方,制造出了赫赫有名的*****——这种刀表面有独特的水波纹,锋利无比,能轻易斩断铠甲,在中世纪的欧亚大陆威名远扬。

    如今朱高炽重拾这一工艺,还用石墨替代陶土做坩埚,不仅解决了传统坩埚耐高温不足的问题,还能实现批量生产,相当于让大明的炼钢技术一下跨越了千年,直接迈入大规模工业化炼钢的时代。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这些新鲜古怪的玩意儿,全都是李铁匠这些匠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祖祖辈辈炼铁,用的都是一人多高的土炉,靠人工拉皮囊鼓风,炼一炉铁要耗上大半天;可现在的高炉高七丈多,靠水力鼓风,三个时辰就能出一炉铁,还能一次性装几十石原料;以前炼钢要么靠炒、要么靠锻,现在却要把铁料装进“黑石头做的罐子”里烧,这些超出认知的操作,让老匠人们心里满是疑惑,甚至觉得有些“离谱”。

    他们私下里也会议论:“这么高的炉子,万一塌了可怎么办?”

    “这黑罐子装铁水,真能炼出好钢?”

    偏偏这位胖殿下想要这么搞,而且该给的工钱还一分不少——拆旧炉时按天发钱,建高炉时额外给补贴,就算是学习新工艺的空闲时间,也照样有口粮和工钱。

    李铁匠这些老匠人心里清楚,不管这新法子靠不靠谱,至少眼下的日子是真的好过了:家里的米缸满了,孩子能吃上糖了,老人看病也能拿出钱了。

    所以就算铁匠们心中再如何嘀咕、如何看不起朱高炽这些“异想天开”的做法,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的,殿下说拆炉就拆炉,说建炉就建炉,说学新工艺就跟着学,半句怨言都没有。

    只要你愿意给钱,别说什么把炼铁炉给推了,你就算是把这遵化铁厂给砸了,大家也敢跟着你干!

    对匠人们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