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赵牧妙析德才 (第1/3页)
李承乾接过赵牧推来的茶盏,指尖感受到白瓷传来的温润热度,依言啜饮了一口。
清雅的茶香稍稍平复了他翻涌的心绪,但眼中的焦灼并未褪去,依旧紧紧盯着赵牧,等待着他的解惑之言。
赵牧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也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细细品了一口,目光似乎落在棋盘上那未尽的残局,又仿佛透过了棋盘,看到了更深远的东西。
烛火偶尔跳跃一下,在他平静无波的脸上投下细微的光影变化。
“殿下。”
片刻后,赵牧这才终于有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力量。
“世家此议其心确实可诛,但其策,却也并非无懈可击。”
李承乾精神一振,身体不自觉地前倾道,有些急切道:“还请赵兄明示!”
赵牧微微一笑,说道:“他们最大的依仗,无非就是德行二字。”
“此乃煌煌正理,确实无人敢公然反驳,哪怕是殿下您。”
“但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就不在于是不是该重德。“赵牧顿了顿,目光转向李承乾,眼神锐利了几分,“而是究竟.......何谓德?”
“是由谁来界定这德?”
“又以何种标准,来评判德行?”
“若这界定之权,评判之尺,尽数落入世家及其附庸之手。”
“那这德,便不再是天下之公德,而是门第之私器。”
“他们推崇的古制,汉之察举,魏晋中正,为何最终沦为门阀游戏,根源便在于此。”
一席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李承乾。
他之前被困在“是否该重德”的框架里与世家争论,却从未跳出这个框架,去审视这框架本身由谁搭建,为谁服务。
“赵兄的意思是……?”李承乾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
“我们的对策,不应是反对重德。”赵牧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微笑道,“恰恰相反,我们要接过这面旗帜,把它举得更高,甚至要把它擦得更亮,亮到足以照出所有魑魅魍魉。”
“接过旗帜?”李承乾有些困惑。
赵牧颔首道:“不错,他们不是要察举取德吗?”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