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伍万里获坦克装甲营,推演第五次战役情况与作战方案! (第2/3页)
他没有立刻答应伍万里二十五辆的要求,反而向前微微倾身,看着伍万里说道:“二十五辆坦克?”
伍万里心中微微一紧,正欲再阐明理由,却听陈首长陡然话锋一转,眼中笑意再也藏不住,几乎是朗声道:
“不行啊,万里同志。二十五这个数字……太少了嘛!小家子气!
我们志司研究了半天……你们可是缴获成营坦克装备的精锐!
给二十五辆?
这不是寒碜我们的功臣吗?
要上就给够火力!
总共让你们拥有三十六辆坦克!”
“三十六辆?!
三十六辆坦克啊!”
伍万里闻言愣了两秒,连忙确认道。
这远超他预期!
巨大的惊喜如同电流瞬间蔓延全身,他身体几乎是本能地要弹起来,眼睛瞪得老大,沉静被巨大喜悦冲破。
这不仅是装备的提升,更是对钢七总队战斗力核心需求最深刻的理解和最毫无保留的信任!
“陈首长!您可真是给了我……
给了钢七总队全体指战员,一个天大的惊喜!
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惊喜啊!”
伍万里见陈首长点头后,当即惊喜的说道。
陈首长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看着这个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此刻却像个得了心爱玩具大男孩似的年轻将领,眼神里满是长辈对杰出晚辈的欣慰。
但陈首长立刻收起笑容,郑重其事地指向身旁的老总道:“诶,这份惊喜,你最大的谢礼,可得冲着老总去!
是咱们老总力排众议,面对总部和各军不少同志觉得倾斜过大的疑虑,直接拍板批的条子!
老总说了,仗打得这么好,缴获这么多,赢了这么多次,不狠狠地奖励鼓励,说得过去吗?
钢七总队打出了威风,就是我们整个志愿军的门面!
这种门面,光鲜点,硬气点,再多也值得!”
老总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淡淡地“哼”了一声,仿佛在说:本该如此!
那眼神里的意思却异常明确,有本事拿走的装备,就得给我打出对得起的战果!
这仅仅是开始。
陈首长不等两人从这双重惊喜中回过神来,继续平静地投下新的利好道:“除此之外,对于钢七总队的奖励方案,总部已有决议。
一、为每一位钢七总队英勇作战指战员的家属,额外发放一笔慰问金。
这笔钱虽不算极丰厚,但足以为他们在后方家乡,暂时改善生活,解决些实际困难。
让孩子们穿暖些,让老人们少些病痛担忧。
这笔款项由总部后勤直接拨款到地方民政部门发放。
二、钢七总队各营连空额,优先从即将入朝或正在休整的部队中抽调精锐老兵、优秀战斗骨干予以补充,务必足额补满。
要求必须是至少打过两次战斗、有经验、可靠的战士。
三、该部武器装备除现有全套美械继续保障供应外,重点加强自动火器和班组伴随支援火力。
轻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数量在原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二十。
火箭筒、六零炮由总队统一掌握调配,但数量增加百分之四十。
所需弹药基数按最高标准配给。”
话音落下,车内一片寂静。
刘汉青和伍万里彻底被震撼了!
身体僵硬在座位上,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猛地松开。
这待遇……已经不是简单的“优厚”二字可以形容!
这简直是总部拿出了前所未见的手笔!
慰问金抚慰后方,减轻战士后顾之忧。
优先补充身经百战的老兵而非新兵,确保队伍的骨头足够硬、血性足够旺。
轻火力再次加强,对班组突击力是质变的提升,尤其对付美军步兵密集冲锋优势极大。
再加上那三十多辆新锐坦克组成的装甲拳头……
这几乎是将钢七总队,打造成了一个集突击力、防御支撑力和持续作战能力于一体的,足以在任何局部战场形成决定性突破力量的超级铁拳!
还没完。
似乎觉得给他们的刺激还不够,一直闭目养神的老总,此刻又缓缓睁开了眼,眼神落在伍万里脸上说道:
“其实,那批刚运到的六个师的苏械装备……也是你打赢水南、拿下平泽才换来的优先份额。
分配建议权,可以交给你。
由你们钢七总队结合实际情况和即将到来的战役任务需要,拿出一个大致的分配方案。”
伍万里闻言,脸上喜色更浓。
其实整个志愿军不止他四渡汉水赢回来的六个苏械师的装备,还有部分部队已经装备苏械了,只不过没满装。
这种情况下,伍万里已经打算好将这批苏械分配给李云龙孔捷赵刚所在的27军,以及丁伟安长森所在的12军了。
举贤不避亲,这两个军在前面的战役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应该不过分。
一旁的老总似乎看出他的凝思,再次开口,语气严肃道:
“伍万里同志,荣誉和责任是并行的。
第五次战役规划会议马上开始,参会的有各军的主官和作战参谋,你们钢七总队这次打出了名堂。
但一些新入朝、尚未经历大规模血战的部队指挥员,对志司给予你们特殊待遇和装备补充有些不同的看法。
他们没有亲眼看过你们在四次战役中啃硬骨头、穿火线、打穿插的艰难险阻。
一会儿会上,你要用实实在在的判断力和清晰的战术推演说话,证明你的判断力能力和战术天赋。
让所有同志都理解这份资源配置的必须性和钢七总队在未来战役中的关键作用。
不单是关乎钢七总队的荣誉,更关乎整个战线任务的部署效率。”
伍万里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和机油混合味道的空气,目光坚定地望向老总道:
“是!老总,请您放心!
钢七总队全体官兵就是为啃最硬的骨头、打最关键的战斗存在的。
我们一定拿出让所有同志信服的本事,绝不给志司首长丢脸,更不会浪费一枪一弹、一名战士!”
刘汉青坐在副驾驶位置,听着后排的对话,不由得用力握紧了拳头。
他明白老总话里每一分重量,更信任伍万里的能力和承诺。
………………………………
过了不知多久,吉普车最终在一排枝叶稀疏但精心布置的伪装网掩护下,停在了一片低矮的房前。
车子停稳的瞬间,引擎的嗡鸣声戛然而止,将这片被严密防卫的区域衬得格外寂静。
志愿军哨兵无声地拉开低矮营区的铁丝网门,锐利的目光在确认车内人物身份后转为肃然的敬意。
陈首长推开车门,老总紧随其后,两人踏出的步伐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无需言表的威严。
伍万里和刘汉青几乎是屏着呼吸,迅速从另一边下车,脚跟刚刚落稳,腰板已挺得如同标枪。
前方不足十步,就是那扇再普通不过的木门。
门板粗糙,油漆剥落,但这里正是即将决定第五次战役生死走向的核心之地。
陈首长略一点头,门口的警卫战士立刻上前,双手用力推开沉重的木门。
门内浓烈到刺鼻的气味混杂着人声瞬间涌出,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迅速压了下去。
会议室里烟气缭绕,光线从高窗泄入,在浮动尘埃的光柱里纠缠。
几盏马灯挂在粗梁上,火苗跳动,将墙钉满红蓝箭头和等高线的巨幅作战地图映得忽明忽暗。
巨大的沙盘占据中央,其上山岭平原精细堆迭,代表敌我态势的彩色兵棋犬牙交错。
屋里人头攒动,几十名志愿军高级指挥员或聚在地图沙盘前指画争论,或三两低声交谈,面孔在灯光与烟雾中明暗不定。
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正从东南角传来,他在和旁边的人争辩着什么,声音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冲劲。
站在他身边的孔捷叼着自卷的旱烟,眯眼审视着沙盘一角。
丁伟则抱臂靠在柱子上,脸上惯常地带着一丝审度的笑容。
赵刚站得笔挺,正仔细翻看着手里的文件。
20军、39军、40军、63军、64军、65军……各主力军的指战员身影皆在其中,或凝重,或焦虑,或深思,构成一幅大战前夕高密度的指挥中枢图景。
“立——正!”
毫无预兆,一声短促、低沉却又极具穿透力的口令,如同冰冷的刀锋,切断了房间里所有的声音与动作。
前一秒还充斥耳膜的嗡嗡人声、激烈争论、烟草咂摸的低响……瞬间凝固,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会议室陷入死寂,空气沉重得仿佛能捏出水来。
几十双目光齐刷刷地投来,焦点汇聚在刚刚踏入门槛的两位首长身上。
那些眼神里有毫无保留的尊敬,有军人的本能的服从。
当他们的视线越过首长,落到紧随其后的伍万里和刘汉青身上时也有极短暂的惊愕。
老总和陈首长径直穿过门口与主位之间那不到十米的空地,地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敬礼!”
指令再起。
刷!
手臂挥动带起风声。
数十名高级指挥员,右手五指并拢,中指微贴帽檐,动作整齐划一地抬臂敬礼。
军礼如山,气势磅礴。
所有目光都汇聚在两位首长身上,唯有眼角余光,不由自主地瞥向跟在后面、在如此多高级将领注目下依然竭力保持标准站姿的伍万里和刘汉青。
“稍息。”
老总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独特的磁性的说道。
简简单单两个字,就让那股凝固的铁血之气稍稍缓和了一些。
陈首长这时侧过脸,声音清晰地对着身后的伍万里和刘汉青说道:“你们俩,跟上来,站这边。”
他抬手,指向主位那张宽大木桌的旁侧,紧邻着墙上的巨大作战地图。
这位置!
伍万里心头猛地一跳。
刘汉青的喉咙也紧了一下。
站在主位旁,意味着在众多军、兵团长官面前,距离决策中心的距离被无形地拉到最近。
这绝非惯例,更非寻常。
瞬间,全场目光的焦点彻底转移了。
几十双眼睛如同探照灯,齐刷刷地钉在他们两人身上。
那目光极为复杂,像无数丝线缠绕过来:有惊诧,有审视,有疑问,有恍然,更有直白的不解与翻涌的不服。
李云龙脸上的表情最先舒展开,几乎是毫不掩饰地咧嘴笑了,朝伍万里飞快地挑了下粗重的眉毛,眼里的赞许近乎灼热。
他和伍万里是打出来、拼出来的生死交情,血里火里滚过。
这份特殊的安排,在他眼里,是应得的荣耀。
孔捷按在沙盘边缘的手下意识地用了力,指节发白,他默默地点了下头,饱经风霜的脸庞上刻着“就该如此”的意味。
丁伟抱在胸前的手臂缓缓放下,嘴角那丝习惯性的审度笑容加深了些许,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