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424章 舞剑

第424章 舞剑

    第424章 舞剑 (第1/3页)

    腊月的时候,何雨柱把回来的何雨鑫、何耀祖、何耀宗都叫到了书房。

    书房里茶香袅袅,但气氛比平时多了几分郑重。

    “今天叫你们几个来,没别的事,就是聊聊以后。”何雨柱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弟弟和两个儿子,“集团做到今天这个规模,是我当初没想到的。摊子大了,规矩就要立清楚,免得你们以后心里有疙瘩,或者下面的人胡乱揣测。”

    何雨鑫立刻表态:“哥,我没什么想法。现在这一摊就够我忙的了,再大我也管不过来。以后耀祖、耀宗他们接班,我举双手赞成。”

    何耀宗忙说:“三叔,您经验丰富,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

    何耀祖也点头:“是啊,三叔。”

    何雨柱摆摆手,止住了他们的客气话:“既然这样,那雨鑫就管好基建和重工这一块。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未来集团的掌舵人,不看长幼,不分嫡庶,只看能力和担当。目前看来,耀祖的大局观还可以,适合统领全局;耀宗技术敏锐,能带领集团在研发上突破。你们兄弟要同心,具体分工,以后你们自己商量着来,拿不定主意的,可以问我,也可以问你们妈妈。”

    他顿了顿,语气更沉凝了些:“至于阿浪、大茂、陈胜、元亨、兴尧他们这些元老,集团不会亏待。他们老了,公司养着。但他们的子女,进集团必须从基层做起,凭本事往上走,谁要是想靠着父辈的功劳混日子,甚至搞些不上台面的事情,别怪我到时候不讲情面。这话,耀祖你不好说,过了年我回香江一趟,会亲自跟他们说。”

    何耀祖和何耀宗神色一凛,齐声应道:“明白了,爸。”

    何雨鑫也松了口气,他确实志不在此,大哥能把话挑明,省去了他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行了,正事说完。雨鑫,津门新港那个物流中心的规划做得怎么样了?”何雨柱转换了话题,气氛也随之轻松下来。

    “初步方案已经出来了,正好有几个细节要跟大哥你汇报一下.”何雨鑫拿出准备好的文件。

    书房外的院子里,隐约传来孩子们嬉闹的声音,年关的喜庆气氛已经悄然笼罩了这座四合院。

    小年前,伍千里打来一个电话。

    “柱子,方便说话吧?”

    “方便,有事就说。”

    “嗯,那我就直说了,上次你让转交的东西,上面很重视,组织了几次研讨。有些思路,对我们启发很大。这边想委托你们精工,试制一批改进型的连接件和缓冲机构,用在新的地面装备上,图纸和要求明天传真给你。”

    “没问题,我会让精工优先处理。”

    “还有个事,私人性质的。老熊他们家小子,熊前进,今年转业,不想按部就班进机关,想到外面闯闯。你那边要是有合适的位置,帮着看看?”伍千里的声音带着点不好意思。

    何雨柱笑了:“你这当叔叔的倒是操心,老熊怎么不自己打电话。让他过来吧,先从基层管理岗做起,能不能行,看他自己。特区那边正好缺有魄力的中层,让他去试试。”

    “他们又拉出去了,等他回来让他补给你。”

    “大过年的也不歇着。”

    “没办法,外面有人不安分啊。”

    “嗯。”

    “那就这样,前进那小子皮实,你可劲摔打。”

    腊月二十八,何雨柱开始给家里的男孩们上第一堂武术课。

    地点就在四合院的东跨院的一个玻璃暖棚里,何大清和陈兰香坐在边上看着。

    何凝玉、何耀阳、何耀辰这几个小豆丁,还有王思毓家的半大小子,何雨水家的丫头,脸上又是好奇又是紧张。

    “今天,教你们通臂拳的基本功,先站桩。”何雨柱背着手,神色严肃,目光扫过,孩子们不由得挺直了腰板,“手抬起来,对,就这个姿势。习武不是为了欺负人,是为了强身健体,磨炼意志。都给我坚持住,谁偷懒,加练十分钟。”

    一开始,孩子们还觉得新鲜,没过几分钟,就开始龇牙咧嘴,小腿发抖。

    陈兰香看得心疼,被何大清按住了手:“慈母多败儿,柱子心里有数。”

    何雨柱走过去,轻轻调整着孩子们的姿势,语气放缓了些:“对,重心下沉,呼吸要稳。记住这个感觉。”

    暖棚里,只有孩子们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和何雨柱偶尔的指点声。

    何大清看着孩子们咬牙坚持的样子,赞许的点点头,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老何家后继有人啊。

    年夜饭依旧定在酒楼。

    何家和亲朋好友上下几十口人,坐了满满四大桌。

    何大清和陈兰香坐在主位,看着满堂儿孙,脸上是掩不住的欣慰。

    何雨柱和小满忙着招呼,给长辈敬酒,给小辈发红包,场面热闹而有序。

    席间,何耀宗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离席片刻后回来,在何雨柱耳边低语几句。

    何雨柱面色不变,只微微颔首:“知道了,年后再说。”

    饭后回到四合院,一家人围坐喝茶守岁。

    何耀祖才得空问起:“耀宗,出什么事了?”

    “不是什么大事。”何耀宗呷了口茶,“北美一个老牌通讯设备商,通过中间人递话,想谈谈专利交叉授权的事。大概是看我们势头猛,不想在法庭上耗了。”

    “他们倒是会挑时候。”何耀祖哼了一声。

    “商业谈判,常态。晾他们几天,等过了年,让法务和研发的人先去接触。姿态可以放低,底线要守住。”何雨柱开口道。

    何耀宗点头应下。

    电视机里播放着联欢晚会,小品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何雨柱的目光却越过屏幕,落在窗外幽深的夜空。

    九六年了,也不知道面对外面的闹腾,家里会有什么动作。

    大年初一,一枪早就有人来拜年。

    老方和老赵居然没在家等着小辈去拜年,来了何家,身后还跟着个中年人。

    “柱子,给你带个新朋友。”老赵笑着介绍,“这位是郑国栋,以前在西南搞三线建设的,刚调回四九城,在计委工作。老郑,这就是何雨柱。”

    郑国栋伸出手,笑容爽朗:“何老板,久仰大名。你们黄河在东北和特区的布局,很有魄力。”

    何雨柱与他握手,感觉到对方掌心的粗糙和力量:“郑主任过奖,不过是顺应形势。”

    几人落座闲聊,话题很快从拜年寒暄转到宏观经济。

    郑国栋对国内外的产业形势见解独到,言语间透露出对高端制造业和核心技术自主的深切关注。

    “尤其是精密仪器和高端轴承,现在很多重点工程卡脖子,进口不仅贵,还时常受限。”郑国栋感叹道,“要是国内有多几家像黄河精工这样的企业,局面会好很多。”

    何雨柱听出他话中的深意,谨慎回应:“基础差,积累薄,追赶需要时间。我们也在摸索。”

    “时间不等人啊。”郑国栋意味深长地看了何雨柱一眼,转而笑道,“不过,有何老板这样有眼光、有担当的企业家在,总是有希望的。”

    送走客人后,何雨柱对身边的何雨鑫和何耀宗说:“这位郑主任,不简单。以后多留意计委那边的政策动向。”

    二人点头,记在了心里。

    年初二,顾知行陪着何凝雪带孩子回娘家。

    小念禾穿着大红棉袄,被一家人轮番抱着,咿咿呀呀,成了全场的焦点。

    过了初五,熊杰来了个电话,亲自感谢何雨柱安排他家熊前进。

    何雨柱说你准备好酒菜吧,熊杰打包票说没问题。

    过了正月十五,何雨柱去了一趟花城,跟几个老战友聚了聚。

    “柱子,你可真是给我们找个大活,我们这一段时间就没闲过。”熊杰道。

    “今个不该是你老熊的感谢宴么?怎么诉开苦了,咋的这是要忆苦思甜?”

    “就你词多!”熊杰没好气道。

    “咋的,我给你们的东西没用?”

    “不是没有用,是太有用了,问题是我们的装备跟不上啊,很多打法学不来。”

    “这事你跟我说不着啊,你让千里找装备部去啊,是不是千里。”

    “你当我没找过。”伍千里无奈道。

    “那你们跟我说有啥用?”何雨柱道。

    “嘿嘿,还真有用,你路子那么广,能不能帮我们搞一批回来。”余从戎道。

    “那你们可太看得起我了,那玩意是我能倒腾的?”

    “这次有人给你背书。”

    “啥意思?”何雨柱心中一动,随口道。

    “装备部负责接收,不管来援。”伍千里道。

    “你们觉得这事很好干是吧,生怕黄河不被外面盯上?被盯上的后果是什么你们清楚么?”何雨柱问道。

    “这个.我们真没想么那么多。”伍千里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事我就当你们没提过。”

    “对对对,喝酒,喝酒!”伍万里打圆场。

    “其实你们的东西也没差那么多,这几年你看看红外设备补齐了吧,通讯设备好像也是我们黄河产的,直升机也没差哪里去,坦克我不清楚,541提供给你们的装甲车我不认为比外面的差,你们还缺啥?”

    何雨柱的话让几位老战友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伍千里咂摸了一口酒,缓缓道:“柱子说的在理。咱们的装备,单拎出来某一样,可能跟顶尖的还有差距,但这些年确实是在补课,体系是在慢慢建起来的。红外、通讯、直升机,这些短板补上了一块,战斗力提升就不是一点半点。”

    熊杰叹了口气,接过话头:“理是这么个理,可眼看着人家一步快,步步快,心里急啊。就说那单兵的综合信息系统,咱们还停留在图纸和概念阶段,人家都快铺开了。这一旦在战场上遭遇,信息获取、指挥效率差着一大截,这仗可就难打了。”

    余从戎点点头:“老熊说的没错。咱们现在缺的不是枪不是炮,是能把所有作战单元拧成一股绳的‘神经’和‘大脑’。这东西,买不来,也指望不上别人,只能靠自己啃。”

    何雨柱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了然。

    他放下酒杯,说道:“‘神经’和‘大脑’,靠的是芯片、软件和系统集成。这方面,黄河通讯和电子科技一直在投入,也拿到了一些军方的预研项目。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时间,也需要部队在实战化训练中不断提出需求,帮助我们迭代。”

    他看向熊杰,熊杰开口道:“这个你问万里,这块他负责,比我清楚,我这脑子遇到这些东西根本转不过弯了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