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402章 连锁反应

第402章 连锁反应

    第402章 连锁反应 (第3/3页)

适当让步。

    最终,在更高层面的推动下,协议达成了:黄河集团出资六千万,与这三家单位共同组建“黄河高科集团”,黄河占股67%,获得经营管理权。原有单位作为股东保留33%股份,职工全部转入新公司。

    签字仪式很简单,就在部里的会议室。

    放下笔的瞬间,何雨柱知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恭喜了,何先生。”宋厂长特地赶来,“这下你可是把担子挑起来了。”

    “还要多谢宋厂长牵线。”何雨柱与他握手,“怎么样,你们那边有进展吗?”

    宋厂长压低声音:“领导说了,先看看你这边的成效。如果这条路走得通,后续或许会有更多合作可能。”

    回到公司,何雨柱立即召集管理层开会。

    “三家单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王总,你带团队去辅助动力研究所;李总,你负责机载电子;张总,特种材料交给你。”何雨柱分配任务,“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然后是设备更新,最后是业务转型。”

    几位老总领命而去。

    小满有些担心:“一下子铺开三个摊子,管理跟得上吗?”

    “所以要用他们自己的人。”何雨柱早有打算,“我们只派财务和几个关键岗位。要是连这些都管不好,后续更大的合作就更不用想了。”

    转型并不顺利。

    机载电子厂的老工程师对新来的生产线操作手册直摇头:“这都是什么洋玩意?咱们以前那套多好用!”

    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对转向民用很不理解:“我们以前都是为重点项目服务的,现在去做民用材料,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何雨柱亲自去各厂走了走,然后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讲了话:

    “我知道大家有顾虑。但我要告诉大家,最好的技术,一定要能在市场上立足。民用领域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比军工更残酷。能在这里活下来、发展好的技术,才是真正过硬的技术。”

    他顿了顿,环视台下:“而且,民用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反哺其他领域。这个道理,大家以后会明白。”

    接下来黄河高科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老旧设备被淘汰,新的生产线安装调试。

    研究人员被要求学习国际最新技术动态,管理人员开始接受市场培训。

    痛苦是难免的,但也有人很快适应了变化。

    宋厂长再次来访时,很是惊讶:“老何,你这效率可以啊!部里领导都很关注。”

    “你不忙么,还有空往我这跑?”何雨柱道。

    “有个消息,上面看了你们改制的报告,觉得这条路可行。可能明年会放开更多类似单位进行试点。”

    何雨柱点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跟你们也没啥关系啊,你们可改不了。”

    “我这不是等成果等的急么。”

    “急有啥用?成果又不是一天就能变出来的,我这才刚刚开始。”何雨柱道。

    “我们能不能插个队?”

    “不能,除非你把你的人调过来一些,不然我可保证不了,下面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还要活啊,我可是给他们做了保证的。”何雨柱道。

    “那我去申请,如果真能调过来了,你可不能再找借口推了。”

    “没问题,你去找人吧,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何雨柱道。

    “这个可是你说的。”

    “我说的,除了你们这类单位,其他单位的如果人家要跳槽你们也不能拦着。”何雨柱道。

    “这个.你就这么大信心。”

    “是。”何雨柱道。

    “那我可真得考虑考虑。”

    “那你回去考虑,别耽误我忙。”何雨柱道。

    “咱们都这么熟了,你就不能对我客气点。”

    “你就跟讨债鬼一样,我怎么客气?”何雨柱道。

    “合着都是我的不是了。”

    “嗯,就是这个意思。”何雨柱道。

    “不行,我要是把人给你弄过来,你得请我吃饭。”

    “是你求上门的。”何雨柱道。

    “那还是你先找到我们的呢。”

    “此一时彼一时!”何雨柱道。

    “走了,记得准备好酒!”

    宋厂长回去后没几天就让人送来了一份详细的人员档案,可见他多着急。

    何雨柱翻开档案,都是四十岁上下的技术骨干,专业背景扎实,但在原单位似乎都有些不得志。

    他拿起电话拨给宋厂长:“老宋,你这几个人,怕不是把刺头都给我塞过来了吧?”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哪能啊!都是有能力、有想法的,就是性子直了点。你何老板不是最擅长调教这样的人吗?”

    放下电话,何雨柱把档案递给小满:“让技术部评估一下。如果专业确实对口,就安排面试。”

    “好。”

    面试安排在一周后。何雨柱亲自参与了最后几场,他发现这些人的确如宋厂长所说,专业能力扎实,但多少带着些原单位的思维定式。

    “这些人要不要?”面试过后小满问道?

    “选最好的录用,那些思维僵化的不要,不适合我们。”

    “好,我这就去安排。”

    宋厂长打电话来问怎么退回去那么多,何雨柱也不跟他客气,告诉他那些只适合国企。

    宋厂长说下次会筛选过后送过来,何雨柱不置可否,他们自己筛选还不知道筛出个啥,不过总比没筛好,多少能省点时间。

    何雨柱把具体的事情交给下面去做了,面试那些人他就不参与了,有点浪费时间。

    下面的人倒是松了口气,老板亲自来他们压力也是很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