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402章 连锁反应

第402章 连锁反应

    第402章 连锁反应 (第2/3页)

后,宋厂长亲自到四九城南锣鼓巷,登门拜访何雨柱。

    在何家书房里,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歉意。

    “何先生,让您失望了。”宋厂长叹了口气,“上面研究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法给您想要的那个保证。涉及的领域太核心,顾虑很多。”

    何雨柱似乎早有预料,神色平静地给宋厂长倒了杯茶:“理解,兹事体大,谨慎是应该的。”

    “不过,”宋厂长话锋一转,“上面也看到了您的诚意和我们面临的紧迫性。虽然核心军工领域暂时无法深度捆绑,但领导提了个折中的思路,不知道您感不感兴趣?”

    “请讲。”

    “我们系统内,其实有一些主要面向民用领域,或者技术可以军民两用的研究所和配套厂子。比如,研究民航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搞机载民用电器的,还有专门研发特种复合材料的,它们现在日子都不太好过,急需资金和技术注入来转型。如果您有兴趣,或许可以从这些地方入手合作,甚至注资一两家,先把架子搭起来。”

    宋厂长见何雨柱没回答,接着道:“这些单位底子好,技术人员功底扎实,一旦盘活,潜力巨大。而且,民用技术的突破,很多时候也能反哺…其他领域。”

    “这么做我的好处是什么?又投资金、又投技术,最后这些单位还不是我的,技术成果也不一定让我在外面用?”何雨柱反问道。

    “这个.”

    “那就等你问清楚了再来谈这件事吧,我虽然有心助力国防建设,你们也不能让我血本无归吧?”

    “明白,我再跑一趟,把事情问清楚了再来找您。”

    “嗯,你可以先把你说的这些单位的资料给我一份,我们评估一下,跟我们合作也不是什么单位都可以的。”

    “了解,从您选的那些合作伙伴就能看出来,我回去后就准备。”

    “那行,我就等待你的好结果了。”

    送走宋厂长后,何雨柱问小满:“你怎么看?”

    “这种事情我看不准,还是你自己决定吧,不过决定前你得想想家里和集团,你可不是孤身闯荡的人。”

    “我清楚,所以才犹豫。”何雨柱道。

    “其实我们现在做的行业对集团来说足够了。”

    “我也清楚,算了,看天意吧。”何雨柱道。

    “你还信这个?”

    “不信不行啊,人定胜天,可这天不止一块,上面的云彩太多了,谁知道下一刻来的是白云还是乌云?”何雨柱道。

    “我可不希望看到乌云来,一直晴天最好。”

    “怎么可能。”何雨柱笑道。

    “不行我们就找个云彩少的地方。”

    “诶,外面什么情况你难道不清楚,复杂程度不比这边差。”何雨柱道。

    “所以涉猎的越少我们风险越小。”

    “那可未必。”何雨柱道。

    “不跟你讨论这个了,没有结果的,除非我们老何家不做生意了,要不然就是我们都退,让弟弟们和孩子们头疼去。”

    “怎么,你想退休了?”何雨柱道。

    “嗯。”

    “过几年吧,现在你敢放手?我可不敢!”何雨柱道。

    “也是。”

    宋厂长也没让何雨柱等太久,底下嗷嗷待哺的企业太多了,在他看来被挑中的才是幸运儿。

    何雨柱仔细翻阅着宋厂长留下的资料,手指在其中三份上轻轻敲了敲。

    “就这三家吧。”他对小满说,“民航辅助动力研究所,机载电子设备厂,还有那个特种材料实验室。底子都还不错,主要是方向对口。”

    小满接过文件看了看:“打算怎么谈?”

    “先接触。明确我们的条件:资金我们可以投,技术可以引,管理权必须归我们。保证现有职工安置,但新公司要按我们的模式运作。”何雨柱语气平静,“如果他们能接受,就往下谈。不能接受,就此打住。”

    第一次洽谈安排在机械工业部下属的一个招待所会议室。

    对方来了五六个人,除了三位单位的负责人,还有部里的两位同志。

    何雨柱这边只带了律师和一位财务顾问。

    “何先生,感谢您对咱们这些单位的关注。”部里的张处长开场很客气,“改革嘛,就是要大胆尝试。不过经营管理权这个事,是不是可以再商量?毕竟这些单位的技术都有特殊性.”

    何雨柱微笑打断:“张处长,我理解。但既然是合作,就要权责对等。我投入真金白银和先进技术,如果不能掌握经营方向,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决策,那这笔投资的风险就太大了。”

    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推了推眼镜:“何先生,我们实验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设备老化,很多实验做不了。如果合作,您能投入多少更新设备?”

    “第一期五百万。”何雨柱直接报数,“主要用于更新关键设备。但前提是,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要调整,重点转向民用高性能复合材料。”

    “五百万?”几位负责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个数字在当年,对这些困于经费的单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机载电子设备厂的厂长犹豫着问:“那现有职工怎么办?”

    “全员接收。”何雨柱给出明确答复,“经过培训后重新上岗。不愿意留下的,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偿。”

    洽谈持续了整个下午。

    送走对方后,律师低声道:“何先生,部里那两位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

    “正常。”何雨柱并不意外,“这种事没有先例。让他们慢慢消化吧。”

    接下来的一个月,谈判进行了三轮。

    何雨柱坚持经营管理权不松口,但在职工安置、技术成果归属等细节上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