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二百二十章 丹堂初建,太平大兴

第二百二十章 丹堂初建,太平大兴

    第二百二十章 丹堂初建,太平大兴 (第3/3页)

过数月,便纷纷脱胎换骨。

    杂色的羽渐次褪去,翎毛愈发纯亮,骨架拔高,眼神锐利,啼鸣少了几分嘈杂,多了几分清越之气。

    想来待那三族老祖从蝗群中彻底脱困,定会将它们收入麾下,改换羽毛,从此踏上正途,不再为人盘中餐。

    至今,每到夕阳西斜,姜家屋后那片鸡舍里,高亮的啼鸣此起彼伏,各色翎羽在余晖下流光闪动。

    一派勃勃生机的气象,比大战前更热闹,也更旺了几分。

    这一日,天光才微微亮,屋后那第一声鸡鸣还在薄雾里打着转。

    姜义披衣起身,依旧照旧,先往祠堂去。

    人未至,那股熟悉的香火气便已自门缝间渗出,比往日里浓了几分。

    他推门而入,吱呀轻响。

    堂内香烟氤氲,那道由香火凝出的魂影,正静立供桌之前。

    见姜义进来,忙俯身一礼。

    姜义随手取了块干净棉布,拂去供桌上薄尘,语气淡然:“都忙完了?”

    姜亮苦笑,那虚幻的面容上,隐着洗不去的倦色。

    “哪能忙得完。”他摇摇头,声音里透着干涩,“外头世道愈乱,孩儿这几月,几乎没合过眼。只是……”

    他略一顿,目光却渐渐凝定,“有件事,总得先来与爹爹说一声。”

    姜义“嗯”了一声,手上仍在擦拭,动作不急不缓。

    姜亮低声道,语气忽转沉稳:“爹叫孩儿留意的太平道,近来……动静不小。”

    姜义闻言,眉梢略挑,倒生出几分兴致。

    姜亮见状,魂影的轮廓也凝实了几分,接着道:

    “这支太平道,根底原在冀州。往年他们守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不招摇,也不惹事。四邻道统,无论正邪大小,皆与之相安。”

    姜亮说到这,语气微微一转,带出几分连他自己都觉得费解的味道。

    “偏就怪在这场蝗灾之后,”他略一摇头,声音低了些,“那太平道,忽然就活泛起来了。大张旗鼓地传道布施,广纳信徒,连日不歇。”

    他停了停,像在回味那股异样的气息,又道:

    “这几月下来,他们同周边不少道统都起了摩擦,其中不乏纯阳观、天台山那等有根有底的名门。”

    姜义擦拭案面的动作未停,眼神却淡淡落在魂影上。

    “起初,也不过些小打小闹。你争我一寸地,我拆你一座庙。”

    姜亮的声音平平,“有道观被砸了,也有弟子斗法受伤的。”

    说到这儿,他眉宇间的虚影微微动了动,透出几分实打实的困惑。

    “可怪就怪在,近来不知怎的,那些先前还剑拔弩张、寸土不让的道统,竟纷纷偃旗息鼓。”

    “有的闭山谢客,有的干脆拔寨而去,另谋道场。”

    他顿了一顿,语气愈发低沉。

    “旁人都退让了,那太平道却是一点不客气。”

    “那位大贤良师亲下诏令,派出八名亲传弟子,各领一支人马,分赴青、徐、荆等八州之地,口口声声要‘济世救民’。”

    “所到之处,竟无一人敢拦。且他们手段确也有几分真章,能驱蝗除疫,施药活人,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奉之若神。”

    姜亮抬眼看向姜义,语气里带着几分莫测:

    “如今不过短短数月,这‘太平道’三字,已是声名大噪。”

    姜亮这一番话说完,姜义的神色也沉了几分。

    他将手里的棉布放下,缓缓直起身,目光穿过半掩的门扉,落在那片将明未明的天色上。

    晨雾正散,天光淡得像被人薄薄擦去一层灰。

    “纯阳观,天台山……”他低声念了两句,语气里不带惊讶,反倒多了几分思量。

    这些名头,可都不是乡野小庙。

    个个传承千年,道气正重,背后都有天上神仙的影子。

    人间道统的起落,说到底,不过是天上仙家角力的延伸。

    如今,连这些有靠山的门派都齐齐退让……

    姜义眼底那抹光,终于收紧了一瞬。

    “闹出这般大的动静……”他缓缓开口,声线淡而清冷,在清晨空寂的祠堂里,听得分外真切。

    “可曾探明,这太平道背后,究竟是哪家的山头?”

    姜亮闻言,神色微顿,魂影在微光中轻轻晃了晃。

    “确切的消息,还未打听到。”

    他沉吟片刻,又压低了声音:

    “不过……城隍庙里已有些风声。传说冲突初起时,天台山的葛天师,曾亲自去了趟南阳宫。”

    姜义眉梢微挑,未语。

    “只是一去一回,那位天师便灰头土脸,神色恍惚。回山后,天台山便闭门谢客,不理世事。”

    姜亮说到这儿,语气几乎压成一缕风。

    “因此,庙中几位老官儿都在暗里猜测……”

    “这太平道,怕是与南阳宫那位南华老仙,有些牵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