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论诸先贤 (第2/3页)
“敢再问守正公,太史公作传,诸子排名,独以孟子、荀卿相提并论,及慎子、公孙子、尸子、墨子之属,仅附见于孟、荀之下,盖自周末历秦、汉以来,孟、荀并称久矣。
荀子又当列在何处?”
此言一出,人群便响起一阵议论纷纷,荀子在先秦、秦、汉时期都很有名,在声望上和孟子并驾齐驱,但是汉儒崩溃,荀子地位一落千丈,而孟子则越来越高,尤其是从唐朝开始,韩愈大肆推崇孟子,其后宋儒接力,一步步将孟子推崇到亚圣的地位。
“荀子之道,博大精深,其人自是儒门大才,然有二弟子,李斯、韩非,俱为法家,可知其道偏颇,失却中正之理,立言不足以和孟子并列,又无殉国效死之德,无执掌中枢之功,可列入七十二贤,不可为十哲。”
李显穆毫不犹豫的讲出自己的看法,读书人很多人都读过荀子著作的经典,谁都知道他的确厉害,在儒门中是一等一的,但现在所有人学的都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以及《孟子》,换句话说,所有人都是孟子的徒子徒孙。
荀子学问再高,但双方走的路是不同的,他又怎么可能在这里得到圣位呢?
况且荀子教出了两个法家巨头,其中一个还是法家集法、术、势三者大成的法家圣人,这能让荀子列在十哲之上就有鬼了。
李显穆不可能同意,天下人也不可能同意。
李显穆又感慨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寥寥十六字,道尽了儒门传承,仁义一体,孔孟一体,至圣亚圣,不可分离!
所以孟子以立言而为圣人,所谓四圣,也只余下这一位,再不复四圣之名!
文庙主祀孔子,配享孟子,不可变!
诸位以为然否?”
殿前一时寂静,而后有重重声音如浪潮般此起彼伏而响起,“然也!”
孔孟二人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