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论诸先贤 (第1/3页)
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发言,那整个奉天殿前都没有多少官员能出声了。
李显穆先向皇帝行礼谢恩,而后转身向诸臣。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激动、有厌恶、有漠然、有复杂、有好奇,各不相同。
最后这些眼神纷然化作了羡慕和嫉妒。
能在此时此刻首作发言,如何能不让人艳羡,传遍天下时、记载史册时,这份特殊必然引人注目。
二十七岁,二品大员,列于次九卿之位,甚至马上就要登入九卿,面如冠玉,风流俊逸,出身高贵,深受圣眷,秋风猎猎,扬起他的衣摆。
“陛下命我首作言,我不敢信口,还请诸位静听。”
李显穆左手持笏板轻拍右手,作沉思状,“文庙之事,由我向陛下进言,以有今日之局面,其根由是为了压一压文人儒士中,只重道统,不重社稷的不正之风。
但我想说,我们今日所选的毕竟是文庙人选,而不是历代功臣庙人选、历代忠烈庙人选。
有些人自然忠诚昭昭如日月,可却是不学儒门经典的武将,如此便不能列在其中。
还请诸位谨记这一点。”
这番话得到了众人认同,这也是文庙和武庙最大的不同,这两座庙的全称是文宣王庙和武成王庙,不是文臣庙和武将庙。
但尴尬的地方在于,武庙真的变成了武将庙,而文庙却是一座儒庙。
所以越对比越不对劲,武庙里面都是真神,文庙里面则一堆滥竽充数的三无。
“文庙四圣十哲,以孔子开辟以后,开创大道的为第一,未曾开创大道而能够三不朽的为第二,其余为第三,诸位可认可我此言吗?”
李显穆环视众人,有人振声问道:“敢问守正公,何谓开创大道?”
“孟子!”李显穆毫不犹豫,“孔子铸造了儒门的魂,孟子锻造了儒门的气,‘义’之一字,从孟子后,深入骨髓,甚至遍及了天下所有人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