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45章 这烫手山芋就给长孙无忌吧

第345章 这烫手山芋就给长孙无忌吧

    第345章 这烫手山芋就给长孙无忌吧 (第2/3页)

李二竟然没强迫他?

    难不成明天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

    他原本都做好了被李世民说教半天的准备,没成想对方竟然这么轻易就同意了。

    看着他这一惊一乍的模样,李世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抬手就想冲他后脑勺拍去。

    结果温禾反应极快,身子一矮,瞬间闪到了一旁,还不忘咧嘴笑道:“小郎君还在房间里读书呢,我去看看他有没有偷懒,就不陪马夫你唠了!”

    说完,不等李世民回应,他拔腿就往外跑,生怕跑慢了真挨上一下。

    刚跑出李世民的房间没几步,温禾就迎面撞上了长孙无忌。

    只见长孙无忌面色阴郁,眉头紧锁,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两人刚一照面,他就立刻上前一步,压着声音对温禾说道:“郑县士子之事,某会亲自去查,你切莫插手,若是让你搅和了,事情只会更糟。”

    温禾眨了眨眼,心里顿时明白了。

    看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他们都猜到了幕后主使可能是世家,也都怕自己这火爆脾气坏了大事,所以一个明着放自己假,一个暗着来警告,就是不想让自己掺和进去。

    想通了这一层,温禾当即爽快地点了点头,笑着应道:“好,没问题!这段时间我就专心看着小郎君读书,别的事一概不管。”

    这正合他的心意。

    既能避开烫手山芋,又能陪着李承乾四处转转,何乐而不为?

    长孙无忌见他答应得这么痛快,倒有些意外,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在确认他是不是真心的。

    但见温禾脸上没什么异样,也没再多说,只是点了点头,转身朝着李世民的房间走去。

    他还得跟陛下商量明日的探查计划。

    温禾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忍不住笑了笑。

    这君臣俩,倒是默契得很。不过这样也好,省得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他伸了个懒腰,转身朝着李承乾的房间走去

    翌日清晨,晨光透过林家客舍的窗棂,洒在简陋的木桌上。

    温禾洗漱完毕,刚到大堂,就见李承乾背着小布包,正规规矩矩地站在李世民面前问安。

    小家伙穿着一身干净的青色布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头,笑着叮嘱:“跟着温大出门要听话,别乱跑,早去早回。”

    等李承乾应了声“知道了”温禾便牵着他的手走出客舍。

    刚拐过街角,温禾就敏锐地察觉到身后多了三道若有若无的气息。

    脚步虽轻,却刻意放重了落脚声,连衣角扫过墙角的动静都没藏住。

    不用想也知道,是玄甲卫的人跟上来了。

    他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回去之后,这些人都得重新训练,这跟踪技巧实在太差了,跟没藏似的’

    李承乾本就好奇温禾刚才出门前的叹气,这会儿见他神色平静,却又隐隐透着些无奈,忍不住小声问:“温大,你刚才叹什么气呀?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没什么事情。”温禾笑着摇了摇头,故意岔开话题,“咱们先去县衙报备,完了便带你出城去,游学的地点我已经给你选好了”

    一提游学,李承乾顿时忘了追问,眼睛亮了亮,连忙点头:“好!”

    他心中也一直想着被人叫一句先生。

    两人说说笑笑,没多久就到了郑县县衙。

    县衙大门前立着两尊石狮子,虽不算高大,却也透着几分威严。

    门口的石阶上,两个穿着皂色短打的皂吏正斜靠在柱子上,眼神轻蔑地打量着往来的人。

    见温禾和李承乾两个半大孩子径直往里面走,左边那个满脸横肉的皂吏立刻上前一步,伸手拦住了他们,粗声粗气地喊道。

    “嘿嘿嘿,站住!没看到这是什么地界吗?县衙重地,也是你们两个小娃娃能随便闯的?”

    他上下打量着温禾和李承乾的布衣,见两人穿得普通,语气里的不屑更甚,连带着眼神都飘到了天上。

    “赶紧走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要是惊到了里面的上官,有你们好果子吃!”

    李承乾长这么大,还没人敢用这种语气跟他说话,顿时皱起了小眉头,刚想开口反驳,就被温禾悄悄拉了拉衣角。

    温禾上前一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从怀里掏出两文铜钱,悄悄塞到那皂吏手里。

    “这位上差,我们不是来捣乱的,是来游学的士子,想找书吏报备一下,劳烦您通融一下。”

    那皂吏捏着手里的铜钱,掂量了两下,脸上的横肉缓和了些,却还是没挪步,斜着眼睛问:“游学的士子?有凭信吗?别是来混吃混喝的骗子吧?”

    他在县衙门口待久了,见多了想靠“游学”名头蹭好处的人,对温禾这话自然不信。

    “这是我等的凭信。”

    温禾连忙示意李承乾,李承乾从布包里掏出吏部颁发的凭信,递了过去。

    那皂吏接过凭信,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虽不认多少字,却认得上面鲜红的吏部印鉴,知道这东西假不了。

    他把凭信还给李承乾,又往温禾手里多塞了一文铜钱,语气缓和了些:“行了,进去吧,书吏在偏厅呢,不过提醒你们一句,最近县衙里忙,别到处乱逛,报完备就赶紧走。”

    温禾笑着应下:“多谢上差提醒,我们知道了。”

    说完,便牵着李承乾走进了县衙大门。

    刚绕过前院的影壁,李承乾就忍不住小声问:“温大,刚才为什么要给他钱呀?咱们有凭信,他本来就该让我们进来的。”

    在他眼里,凭信是吏部发的,比铜钱管用多了。

    温禾摸了摸他的头,耐心解释:“这些皂吏平日里辛苦,赚的钱也少,给点铜钱,是让他们方便行事。咱们出来游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跟他们计较,才能省不少麻烦。”

    李承乾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悄悄记下了温禾的话。

    温禾将他眼底的情绪看得一清二楚,当即压低声音,再次提醒:“别忘了,你现在只是郑县来的普通游学士子李大郎,只是一个寒门子弟而已,出门在外,收敛脾气才能少惹麻烦,懂吗?”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李承乾心里的小委屈。

    他脸上泛起一丝讪讪,连忙点头:“我知道了,温大,我以后不会了。”

    两人顺着县衙的石子路往里走,又问了两个路过的差役,总算找到了书吏办公的偏厅。

    推门进去时,一个身穿青布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书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