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17章 快跑啊,不良人来了

第317章 快跑啊,不良人来了

    第317章 快跑啊,不良人来了 (第2/3页)

他总觉得,把这位困在这方寸之地,不是长久之计。

    时间久了,弄不好外界还会有对李世民不利的舆论。

    李渊闻言,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光亮,可转瞬便灭了。

    他梗着脖子哼道:“就你?朕乃太上皇,还用得着你一个区区县子带出门?”

    温禾在心里暗笑。

    这分明就是傲娇。

    以前去养老院做义工时,他见多了这样的老人,心里明明盼着有人陪、有人管,偏要摆出一副“谁稀罕”的架势,仿佛低头就丢了毕生的体面。

    但温禾向来不是喜欢惯别人的人。

    “既然太上皇这么说,那微臣就不强求了。”

    温禾顺着他的话起身,躬身行礼。

    “那微臣便告退了。”

    “你要走?”

    李渊顿时炸了,一巴掌重重拍在案上,茶盏都被震得跳了跳。

    “滚!都给朕滚!朕就是老死在这大安宫,也用不着你们……”

    后面的“怜悯”二字他没说出口。

    只觉得胸口越发的憋闷。

    殿内的内侍宫女吓得齐刷刷跪下,头埋得低低的,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温禾忽然直起身,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朗声道:“微臣这就入宫,拿刀架在脖子上叩阙去,求陛下给太上皇放个假,让您出宫透透气。若是陛下不肯,臣便自刎归天,以全孝道!”

    这话半是玩笑半是哄,他就是想逗逗这老小孩。

    李渊果然被惊得瞠目结舌,嘴巴张了半天没合上,等温禾转身出了殿门,才反应过来,朝着门外大喊:“你这竖子,大可不必啊!”

    “太上皇就等着微臣的好消息,陛下若不应,臣便自刎归天!”

    温禾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几分故意拖长的戏谑,人却早已没了影。

    “温禾,有话好好说!”

    “放心吧太上皇,风萧萧兮易水寒,温嘉颖一去兮……额,定复还!”

    差点没注意,一时口嗨就把自己说死了。

    周围的禁军听得一脸懵。

    高阳县子这是疯了?好端端的发什么狠誓?

    “陛下啊!太上皇说了,若是不让他出门放风,就逼微臣自刎归天啊!”

    两仪殿内。

    荒唐的一幕上演了。

    三省六部的大佬们正在议事,李世民刚拿起一份奏折,就听外头有人说温禾觐见。

    他正疑惑呢。

    昨日这竖子不是去见阿耶了吗?

    他以为是大安宫出了什么事,便叫温禾进来。

    谁知他一进来,就“哭嚎”着冲了进来,地扑在地上,喊了一声。

    他哭得声嘶力竭,脸上却一滴眼泪都没有,那模样,活像市井里撒泼的孩童。

    李世民:“……”

    房玄龄:“……”

    满殿大臣:“……”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料到,这刚从大安宫回来的温县子,竟带着这么一出“逼宫大戏”。

    这太上皇不好好的待着,又做什么妖。

    竟然还拿温禾来威胁陛下?

    这事不对劲吧。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强忍着笑意,板起脸道:“温嘉颖!你胡言乱语什么,就你那性子,你会怕这个!”

    李世民话音落下。

    众人顿时焕然大悟。

    是啊,即便太上皇真的这么威胁了。

    就温禾这天不怕地不怕,只怕陛下的性子,肯定也不会这副模样啊。

    温禾见被揭穿了,立刻收了声,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袍子上的灰,讪讪的对李世民回道:“微臣罪该万死,但太上皇确实……闷得慌,所以臣这不想着,要不让太上皇出来放个风?”

    “放肆!”

    一声呵斥陡然响起,出声的是魏征。

    他快步出列,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语气恳切:“高阳县子年纪尚轻,学识疏浅,方才用词失当,实属无心之失。请陛下念其年幼,宽恕他言行不妥之罪。”

    魏征这是在为温禾兜底。

    方才那句“放风”,说轻了是少年口无遮拦,说重了便是对太上皇不敬。

    若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弹劾“欺君罔上”,也并非不可能。

    他此刻站出来,便是明着告诉众人:这孩子还只是个少年,童言无忌罢了。

    “嘉颖不过是幼学年纪,朕自然不会将他的戏言放在心上。”

    李世民顺势说道,目光缓缓扫过殿内,带着几分不怒自威的意味。

    心怀坦荡者自不在意,那些暗存计较的大臣,却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陛下这是在敲打他们,莫要借题发挥。

    所谓幼学,指的就是十岁的孩童。

    他是在警告大殿内的人,可不要和一个十岁孩童较真。

    否则朕就会和你们较真了。

    “咳咳。”

    长孙无忌忽然轻咳两声,打破了短暂的平静,出列奏道:“启禀陛下,太上皇年事已高,前些日子又染过疾,近日天寒地冻,实在不宜出宫受风,依臣之见,还是在大安宫内静养为好。”

    他这话听似关切,实则藏着私心。

    在长孙无忌看来,李渊最好能安安分分待在宫里,若能就此“静养”到寿终正寝,才是最省心的。

    他生怕这位太上皇出宫后,又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臣以为不然。”

    房玄龄立刻提出反对。

    “太上皇久居大安宫,外间难免会有流言蜚语,说陛下疏于孝道,若能时常陪太上皇出宫走走,既能安太上皇之心,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岂不两全?”

    站在他身旁的宇文士及、萧瑀等人闻言,都默默点头附和。

    他们曾是李渊旧部,如今虽依附李世民,却也不愿看到太上皇被彻底软禁,只是顾忌着陛下的猜忌,不敢轻易开口。

    房玄龄这番话,算是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房玄龄、长孙无忌二人皆是李世民的亲信。

    此刻意见相左,殿内众人的目光便都聚焦在李世民身上,等着他定夺。

    “温嘉颖,你觉得呢?”

    李世民忽然看向一旁的温禾,似笑非笑。

    温禾心中了然。

    李二这是故意把皮球踢给了他。

    不过对此他早就想到,如何把这个皮球踢回去了。

    温禾躬身回道:“启禀陛下,微臣家乡有位老医者曾说,年长的老人若长期闷在一处,不见天日,久而久之,难免会憋出郁气来,反而伤了身子。”

    “若是能时常出门走走,看看市井烟火,沾沾人气,心情舒畅了,自然能长命百岁。”

    这番话看似答非所问,实则让这件事情和朝廷纷争规避开来。

    只从“养生”和孝道的角度切入,既合情合理,又透着少年人独有的质朴,让人挑不出半分错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