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47章 香饽饽武监生

第447章 香饽饽武监生

    第447章 香饽饽武监生 (第1/3页)

    【《请筑五城以定北境疏》通过。】

    【筑城计划于隆庆七年开春后执行,兵部派遣官员勘察辽东山川地理,五座棱堡逐步修筑于长白山要冲。】

    【五城控制商路要道,压缩建州女真活动空间,生女真部落被迫归附。】

    【安东都护府依托棱堡屯田驻军,东北开拓进程加速。】

    【新军官阶层首次主导国政军策,打破宋代以来文臣垄断军策的传统。】

    【新的军官基层登台,和文官争夺军事决策权。】

    【国祚+2。】

    【威望值不变。】

    【剩余威望:4800。】

    新式军官阶层正式登台亮相,这面目全非的大明,到底会驶向何方,苏泽也不知道。

    不过总体上来说,新式军官也是新兴阶层,他们给大明带来更先进科学的军事决策,还能解决建州女真的问题,总是利大于弊的。

    苏泽看完结算报告,关上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马上就要过年了,接下来各衙门都要准备过年了。

    李如松是个人才,苏泽又掏出信纸,给远在东北的李成梁写了一封信,信中夸赞了一番李如松,又掏出两袋子精米,打开窗户。

    ——

    李如松这段日子过得很煎熬。

    他也没想到这次上书会捅出这么大的篓子来!

    科道群情汹汹,兵部上下一心,要给自己的奏疏挑刺。

    李如松虽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但是想起来京之前父亲的教诲,他也开始后怕。

    如果真的出了事情,就是那个当安东副都护的爹也护不住他!

    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苏教务长和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还上书支持了自己。

    李如松害怕再惹事,整日躲在军营之中。

    可军营消息闭塞,李如松又担心错过重要的消息,每天都提心吊胆。

    虽然他也听到了一些好消息,宣大和蓟辽两位总督都支持自己的方略。

    但是李如松不清楚朝堂的局势,也不知道这份方略能不能被朝堂采用。

    当然,他更怕的是自己贸然上书,被群臣攻击,还连累到苏教务长。

    那自己就要被父亲揍死了。

    “李旗正何在?”

    一名行人来到了军营,门前的哨兵看到阵仗,吓得连忙进营通报。

    李如松听说行人司来人,连忙披甲出营,心中咯噔了一下,也不知道这次是是福是祸。

    军营还没接过圣旨,好在这位行人还算是体贴,指导他们搬来桌案,好歹将场面摆起来了。

    行人展开圣旨,开始宣旨。

    “克虏军旗正李如松,器识宏远,韬略夙娴。”

    听到开头的话,李如松松了一口气,这样的开头总不会是问罪的圣旨了。

    “近者,尔领衔奏呈《请筑五城以定北境疏》,考据史乘,参酌地利,所陈围困建州、控扼长白之策,实为安边定国之良谟。内阁诸臣皆谓所议上佳。”

    “兹特擢尔为京营新军禁卫骑兵队正,调任禁卫军。赐内帑精甲一副、御马一匹,金元十枚,以彰朕励忠褒功之意。”

    “尔其益笃忠勤,克襄戎务,钦哉!”

    李如松听完圣旨,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名行人友好的说道:

    “李总旗,还不谢恩接旨吗?”

    李如松连忙按照流程谢恩接旨,紧接着两名负责上次的内承运司太监搬来了皇帝的赏赐。

    精甲是一副精美的皮甲,礼仪功能大于实用功能,但这可是御赐之物,是可以当做传家宝的。

    御马也是一样,这是一匹精壮的贡马,李如松是骑兵科出身,一看就知道这是价值不菲的宝马!

    金元十枚是要送到祖宗祠堂的,关键是这个禁卫军队正。

    自己升官了?

    听起来自己这个克虏军旗正变成了队正,似乎是降级了。

    但禁卫军是高配军衔,禁卫军队正位比千户!这在大明的军事系统里已经妥妥的中级军官了!

    要知道在自己的父亲发迹之前,李家世袭的辽阳总兵,也就是个千户。

    自己刚毕业一年,就完成了祖先几代人的积累!

    要不然父亲怎么要送自己来京师读书的呢!

    李如松连忙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