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44章 国政军策

第444章 国政军策

    第444章 国政军策 (第1/3页)

    国子监中,这帮克虏军的武监生军官们,却看着辽东的军事地图指指点点。

    李如松在骑兵科的威望很高,大家进入克虏军之后,又结交了一些步兵科和炮兵科的同僚。

    同为武监出身,大家又有共同的校园经历,自然很快就熟悉起来。

    这些人也被拉了进来,大家一起看着辽东的地图,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帮子武监生,都是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的,看着一张辽东地图,也搞出了纸上谈兵的气势来,笔尖仿佛是千军万马,他们很快发现,这种讨论也能过一过不能上战场的瘾!

    这下子众人更来劲了,每当一个人提出一个方案后,剩下的人都想尽办法破解他的方案。

    这种互相论战有时候都要变成拳脚冲突了,最后都是李如松亲自下场维持秩序,确定了不能动手的规矩之后,这才恢复了讨论。

    和普通的纸上谈兵不同,这里是国子监,是大明第二大的档案馆。

    很快,这帮武监生又开始搜罗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会儿指着地图唾沫横飞的,是诚意伯世子刘荩臣。

    刘荩臣也想要在草原上驰骋冲锋,最后选择了克虏军。

    却没想到,克虏军至今都没有机会上战场。

    刘荩臣指着地图说道:

    “我以为,应该在五国城旧址筑城,控制野人女真!”

    “不可能!”

    “太偏远了!”

    “五国城金亡后就废置了,如今根本无法驻军!”

    李如松看向刘荩臣所指的位置。

    五国城很有名,因为这里是汉人耻辱之地。

    金灭北宋后,将徽宗、钦宗二帝押解北归,最后就是囚禁在五国城内。

    徽、钦两帝相继病死,埋骨于此。

    这座城原本是辽国所建造。

    而辽国建立五国城,就是为了控制东北松花江和黑龙江沿岸的“生女真人”,五国就是生女真部落中最强大的五个。

    金灭辽之后,也将五国城当做是东北重要的据点。

    刘荩臣说道:

    “五国城乃是松花江门户!野女真部落要将货物运输出去,必经五国城!”

    “我大明扼守五国城,女真人的贸易都要被控制,就等于扼住了他们的咽喉!”

    看到五国城的位置,李如松也点头,这里确实是要道。

    刘荩臣又对五国城的地形进行了分析,还和其他武监同学进行了几次攻防推演,结果都是只要用上最新的棱堡技术,建州女真和生女真都不可能夺下五国城。

    五国城的棱堡只要和东胜卫棱堡一样的大小,囤驻几百人的队伍,就能够控制这条生女真对外贸易的商路,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刘荩臣的方案都是可行的。

    “记录下来。”

    五国城是对付生女真的方案,但是最难处理的还是躲入长白山地区的建州女真。

    众人看向李如松,这里论最了解辽东问题的,就是李如松了。

    李如松说道:

    “历史上征服这片地区的不少,汉之武帝,唐之太宗,如果算上南北朝辽金元这些就更多了,但是当时对待东北都是以羁縻为主,就是经略辽东的,也仅限于辽阳附近。”

    众人点头。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燕国就是如此,慕容氏是在龙城发家的,也就是我的老家辽阳,但是燕国强盛之后,慕容氏就将都城迁到了蓟县和邺城。”

    “苏教务长课上也讲过,辽阳乃是辽东最大的一块农耕之地,要建立霸权必须要占据辽阳,才能有稳定的粮食来养军队。”

    “史书上有关这些朝代如何经营更偏远的辽东,笔墨都不多。”

    众人点头。

    李如松说道:“我翻遍了史书,以长白山区域为核心,建立地区霸权,只有渤海国了。”

    “渤海国?”

    在场的都是军官,虽然经过两年的武监学习,但是对历史了解还是很少。

    其实别说是这些军官了,就是普通的读书人,知道渤海国的也不多。

    李如松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东北,也不会查到这个名字。

    李如松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