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42章 吏部传说之其五

第442章 吏部传说之其五

    第442章 吏部传说之其五 (第2/3页)

敢得罪赵鹏正,只能忍着恶心听他吹牛。

    刘秉也是非常厌恶赵鹏正的,但是他也不敢得罪赵鹏正。

    “伯翔兄,我圣旨在身,还是等我宣读完圣旨再聊吧。”

    “自然自然!持正兄皇命在身,等宣旨后一定要好好聊聊。”

    刘秉松了口气,他决定宣旨完毕就立刻跑路,绝对不给赵鹏正装逼的机会。

    这种慰问性质的圣旨也就是走个流程,刘秉照着圣旨宣读,吏部尚书杨思忠听旨后谢恩就结束了。

    刘秉身后的吏员又将皇帝赏赐的木炭、茶叶留下来,接着就准备跑路。

    可没想到刘秉还没来及离开,就被赵鹏正拦了下来。

    刘秉被赵鹏正拉着来到了他的公房。

    偌大的公房中,只有赵鹏正一个人,刘秉好是羡慕。

    赵鹏正装作不在意的说道:

    “我被分到了稽勋清吏司来观政,持正兄知道吗?稽勋清吏司是掌管‘官吏们的功勋等级、名册、丧事、赡养’的要害部门,我在这里可是受益匪浅,这里工作一个月,比通政司观政三个月的收获都要多!”

    刘秉心中鄙视,大家都入官场快半年了,谁不知道各部衙门的含权量啊?

    稽勋清吏司是吏部诸司最靠后的,就是个打杂的部门。

    但是刘秉又黯然,都是打杂,稽勋清吏司好歹是在吏部打杂,自己在行人司打杂,待遇还是不一样。

    赵鹏正说道:

    “原本是我和段员外郎在一个公房办公的,但是前阵子段员外郎高升去了安东都护府,所以这公房就剩下我一个人。”

    刘秉又是一阵羡慕。

    观政的部门出缺,这是所有观政进士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出缺就代表部门缺人,那只要表现良好,就可以顺其自然的留下来。

    但是看到赵鹏正得意的脸,刘秉更是恶心。

    这时候刘秉转念一动,想起了有关吏部的传说。

    他装作不懂的问道:

    “伯翔兄,既然来吏部,怎么感觉吏部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啊。”

    赵鹏正听到刘秉发问,心中也是鄙夷。

    朝廷大事都不关注,连朝堂的大动态都不知道,也活该被分配到行人司观政!

    赵鹏正正准备好为人师一下,帮着刘秉“科普”一下吏部气氛凝重的原因,他也想到了什么,于是站起来,打开公房的窗户好好看了一下。

    确定没有人之后,赵鹏正这才关上窗户,对着刘秉说道:

    “持正兄,你不知道最近会推阁臣的事情吗?”

    刘秉还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赵鹏正这才将会推的事情说了一遍。

    接着赵鹏正说道:

    “杨尚书这次未能入阁,吏部上下都紧张着呢,不敢多说一句话惹怒杨尚书。”

    他又忍不住卖弄道:“我观政第一天见过杨尚书,杨尚书还叮嘱我好好在吏部观政学习,明明杨尚书是个温润君子,也不知道为何吏部的人都这么紧张,大概是吏部的官员都要谨言慎行吧,毕竟我们是六部之首。”

    刘秉已经忍不住要翻白眼了,这时候都能卖弄一下,你就是在吏部观政,也用“我们”?

    刘秉也不愿意继续多待,他对着赵鹏正说道:

    “伯翔兄,我还有几个衙门去传旨,就先行告退了。”

    赵鹏正也道:

    “持正兄公务繁忙,还是快去忙吧!”

    “公务繁忙”四个字还被赵鹏正加了重音,听得刘秉更是恨得牙痒痒的。

    两人从公房出来,赵鹏正似乎看到了一个黑影,他揉了揉眼睛,确定没有看到人。

    想起前辈的告诫,他有些后怕。

    但是他很快又安慰自己,“我也不算是背后中伤杨尚书,只不过将事实说了一遍,应该没事吧?”

    ——

    吏部尚书杨思忠很烦。

    他已经上了三次会推名单了,但是三次都落选了。

    增补阁臣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他也不知道自己在任上能不能等到第三次机会了。

    但自己的失败已经让人郁闷了,对手的成功更是糟心。

    老对手通政使李一元主动退出,还推举了诸大绶入阁,皇帝竟然准了!

    这说明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