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39章 会推阁臣

第439章 会推阁臣

    第439章 会推阁臣 (第1/3页)

    晚上。

    结束了一天的公务,苏泽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家中。

    “夫君辛苦了。”

    赵令娴看向丈夫,也露出同情的神色。

    苏泽入仕之后,何曾过过这样辛苦的日子!

    无论是清贵翰林,还是詹事府,苏泽每个月的主要公务就是上奏书,就连办报这件事也就是忙了一小阵子,上了正轨以后都是交给罗万化的。

    但是现在这个职位不同。

    中书检正官,掌管中书门下五房,是内阁的襄佐机关,注定是个忙碌到极点的衙门。

    苏泽总算是明白“作茧自缚”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了。

    这些日子,他每天都要在阁老们之前来到中书门下五房,领着五房的主司先开一个晨会。

    晨会主要就是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布置前些时间没有完成的公务,然后确定今日的公务。

    苏泽还要听取手下的汇报,比如沈一贯在推动保生医局遇到什么问题,他就要出手干预,以中书门下五房的名义行文有司督问,这才将各地设立保生医局的事情推动了下去。

    中书门下五房还要负责内阁公文的流转。

    以往具体政务的执行都要依靠圣旨,内阁说白了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机构。

    就是强势的内阁,也要靠着圣旨的名义为虎皮,推动自己的政令。

    现在不同了。

    既然内阁有了职权,也有了相应的辅佐机构,那内阁的命令会形成公文,由孔目房起草后,发往六部九卿衙门。

    这些公文在朝堂上被称之为“堂帖”,这正是唐宋宰相签押下发文件的名称。

    而所有的堂帖,在罗万化负责的孔目房负责起草完毕,都要经过苏泽的过目,然后盖上内阁的印章和中书门下五房的印章才能生效。

    苏泽有时候在想,唐宋的圣旨需要政事堂盖章才能生效,大明的内阁什么时候能走到这一步?

    如果到了那时候,是不是内阁的命令,也要中书门下五房盖章才能生效?

    什么套娃中的套娃?

    这些日子,苏泽还要过问中书门下五房宿舍的施工进度,还要应对六科给事中的督查,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见到丈夫忙碌到一句还不想说的样子,妻子赵令娴也十分心疼。

    她接着说道:

    “夫君,今日有你的一个弟子上门求见。”

    “弟子?”

    赵令娴拿过朱俊棠的拜帖,看到之后苏泽连忙问道:

    “他还在吗?”

    “在,妾身听夫君说过这个名字,就让他晚点再来,算算时间应该快到了。”

    果然,门房管事来报,朱俊棠又上门求见了。

    “带他去书房见我。”

    “夫君不先吃饭吗?”

    “在中书门下五房已经吃过了,先替我宽衣吧。”

    ——

    一路上,管事的都在偷偷看身后的朱俊棠。

    随着苏泽的地位越来越高,能够让苏泽在书房会客的客人越来越少了。

    一宅的书房,是戒备最森严的地方,只有最亲近的朋友和门生弟子才能在这里见客。

    这年轻郎君能让老爷在书房相见,那就真的是老爷的弟子了,那自然值得多注意几分。

    朱俊棠此时则是满脑子的兴奋。

    他在国子监接受过苏泽的指导,但是并没有正式拜师,这师徒名份没有坐实。

    今天他以弟子身份送上拜帖,得到了苏泽的接见,这也就意味着苏泽承认这段师徒情分了!

    朱俊棠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位恩师的能量。

    能和苏泽认下师生关系,日后他在倭国通政署开展工作,也有极大的裨益!

    更何况朱俊棠也想着什么时候能完成倭国的差事,调回国内任职,那就更需要苏泽这位恩师帮忙了。

    见到苏泽后,朱俊棠连忙行了一个弟子拜见老师的大礼。

    苏泽任由他行礼后,这才叹道:

    “那日在国子监一别,后听沈司业(沈鲤)说朱郞罹遇海难,我还伤心不已。”

    “后来听说你和黄博士流落到倭国,成就了一番事业,苏某为你们高兴。”

    “讲一讲你在倭国的见闻吧?”

    朱俊棠连忙将自己在倭国的见闻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