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第1/3页)

    因为直沽还有疫情,虽然接种了牛痘,朱俊棠还是不太放心。

    他没有选择正常的路线,从海上进入直沽再入京,而是直接从莱州前往大明府,利用运河漕运入京。

    其实这条路才是以往入京常走的路线,只不过这几年的时间,大家已经习惯了海运的便利和迅捷,越是这样,就也是无法忍受坑坑洼洼的陆路了。

    山东的道路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山东是最早开征商税的地区,地方官府普遍都很有钱,地方上商业繁荣需要有更好的交通,“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也开始喊出来。

    地方官府都会整修一下道路,毕竟这也算是政绩。

    就是地方衙门手头紧的,当地士绅也会慷慨解囊,一个地方商业繁荣,士绅们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如果是海路,从莱州到直沽只要三四天,然后一两天就能入京了。

    可从陆路到大明府,这还是朱俊棠是孤身前往,没有携带商品货物的情况下,足足用了十天时间。

    等到了大明府的时候,朱俊棠又听说消息,运河已经冻上了,他要沿着运河古道继续陆路进京了。

    等到朱俊棠抵达京师的时候,已经要到十二月了。

    被颠簸到身体都要散架,朱俊棠暗暗发誓,这辈子能坐船的时候坚决不走陆路了!

    不过等到朱俊棠来到京师城门前的时候,还是被寒冬的京师吓了一跳。

    自从房山铁路开通以后,煤炭价格大跌,普通百姓也开始燃煤取暖。

    城外的工厂,城内的取暖,每日这么多的煤炭燃烧,让整个京师的空气中都带有灼热的感觉。

    这让最近都住在堺港这个海滨城市的朱俊棠十分的不适。

    但是京师百姓,似乎已经习惯了这股气味,朱俊棠在同行商人的提醒下,找到了出租马车。

    如今朱俊棠也已经有官身在了。

    倭国通政司,比朝鲜通政司低一等,但也是是妥妥的从五品衙门。

    主司黄文彬,就是从五品,朱俊棠这个副主司,就是正六品。

    朱俊棠也不理解,自己一个举人,本来是要去澎湖访友的,怎么就一下子成了正六品的官了?

    这次朱俊棠返回京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前往通政司,拿回有关倭国通政署的相关印鉴,以及自己和黄文彬两人的官袍。

    除此之外,朱俊棠还要向通政使李一元汇报倭国通政署的情况,完成这两年的述职汇报。

    朱俊棠想了想,反正朝廷也没有规定自己述职的期限,现在这幅风尘仆仆的样子,万一给通政使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干脆决定休整一天,等明日再去通政司。

    但这个时候住在哪里,就是一个问题了。

    朱俊棠原本是国子监生,但是自己离开这么久,国子监应该已经将自己除籍了。

    而且现在回国子监也不合适。

    好在同行的商人,给朱俊棠指了一条路。

    “商馆?”

    “是啊,听口音,郎君是山西人吧?山西商人众多,现在京师也有不少商馆,很多都是你们山西人建的,只要给钱就能提供食宿。”

    “这不是会馆吗?”

    “和会馆还是不太一样吧?商馆是只要有钱就能住,不管你是哪里人,而且只要郎君出得起价钱,多少钱的商馆都有。”

    “听说最好的商馆也是你们山西人开的,就在山西会馆边上,请的厨子都是从官府迎宾馆挖的大厨!”

    朱俊棠摸了摸口袋,他这次返京述职,黄文彬给了他一大笔钱。

    但是朱俊棠还是不准备在吃住上花太多的钱,打听了一个距离通政司比较近,又能洗热水澡的商馆之后,朱俊棠就坐上四人马车,前往这家商馆。

    马车十分的赶紧,车上也提供当日的报纸。

    为了保暖,车主还在马车上安装了小炭炉,炭烟还被铁管导出车外,让车内只能感觉到暖意,闻不到难闻的味道。

    朱俊棠想到自己在堺港的时候,出行只能够乘坐人力轿子。

    倭国的轿子都是两人抬的滑竿轿子,坐之前千万不能吃东西,不然就等着将所有东西都吐出来吧。

    京师的道路方正,马车也是安装了减震的弹簧的,等到马车动起来的时候,朱俊棠感觉就和坐在房子里一样,如果不是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