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第438章 内阁又出缺 (第2/3页)

着窗外倒退的街景,还真以为马车没动呢。

    京师都这么方便了啊。

    朱俊棠再次感慨,他们在倭国的时候就无比思念京师的繁华,如果让黄主司知道京师现在的样子,他不会更加思念京师?

    这可惜两人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了,恩师也亲自写信给黄文彬,说明倭国通政署的重要性。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主司是不要想归乡了。

    看看另外几个海外通政署,他们派遣的年份都要更久,不也都在异国他乡待着吗?

    想到同僚们的“奉献精神”,黄文彬和朱俊棠更是不好意思开口提调回来的事情。

    朱俊棠上车之后,见到了一个清瘦的少年也上了车,他手里捧着一本科举的书,而目的地则是国子监。

    是新人吗?

    朱俊棠在国子监也算是名人,国子监的老人他基本上都认识。

    朱俊棠起了好奇心,正好车夫也在招徕顾客,要凑齐四人才能发车。

    闲着无聊,朱俊棠问道:“郎君是在国子监读书吗?”

    孙文启看朱俊棠也是读书人的打扮,他也不敢撒谎,连忙说道:

    “在下学业浅薄,只是在国子监预科读书,郎君是高看我了。”

    原来是预科啊,怪不得不认识。

    朱俊棠离开京师的时候,就听说过预科的事情。

    和武监预科一样,国子监预科也是给有志向升入国子监的少年读书人准备的学校。

    有了国子监这个话题,朱俊棠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科举上。

    在一番交谈之后,朱俊棠对于孙文启的水平也有了判断。

    孙文启虽然聪明,但是开蒙还是晚了,在一番苦读下,他目前大概是秀才的水平。

    其实也相当不错了,很多国子监生刚刚就读的时候,也就是秀才的水平。

    能有秀才的水平,在国子监预科也算是不错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孙文启在国子监预科中也算是成绩优异了。

    读书这件事,还是最看天赋的。

    孙文启开蒙晚,但是学业进步迅速,就连国子监来授课的老师,也经常夸赞孙文启。

    当然,秀才不过是科举之路上的开始。

    秀才之后还有举人,当年朱俊棠多少同窗就是考不上举人,最后放弃学业了。

    举人之后还是进士,进士还要二甲才能参加馆选成为庶吉士。

    科举之路的顶点,就是自己的恩师苏泽那样的。

    看着刚刚踏上科举之路的孙文启,朱俊棠还是说了几句老登味道十足的劝学话。

    他这些话也是真心实意,朱俊棠科举之路已经断了,只能勉励后辈了。

    等到车厢的人齐了,朱俊棠停止了交谈。

    他身份敏感,又不能向孙文启透露自己的身份,再聊下去也没什么话题了。

    朱俊棠准备述职完毕,再去一次国子监访友。

    ——

    次日,在商馆休息完毕的朱俊棠,好不容易才从温暖的被子中爬起来。

    实在是太舒服了!

    入住的时候,店小二就介绍过商馆的寝具,还特意说这被套是用最新的长绒棉织成的,被芯也是用的高档棉花制作的。

    等用了以后,朱俊棠才知道什么叫做享受!

    相比之下,自己在倭国住的就是狗窝。

    梳洗完毕之后,朱俊棠终于来到了通政司。

    送上了拜帖后不久,经历官徐叔礼就过来,带着朱俊棠前往通政使李一元的公房。

    朱俊棠心中忐忑,通政使可是大九卿级别的重臣。

    而且故地重游,当年自己和父亲逃出京师,父亲被害后,自己来到通政司敲响登闻鼓,那个场景历历在目。

    时过境迁,自己竟然也成了通政司的官员。

    难道这就是造化弄人?

    朱俊棠见到了现任通政使李一元。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程序了。

    李一元先确定朱俊棠的身份。

    朱俊棠之前在国子监读书,黄文彬原来就是通政司官员。

    确认流程十分的迅速,等明确身份后,李一元笑着说道:

    “官袍印鉴,通政司已经准备好了,朱司副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