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零三章 时隔十年的承诺

第三百零三章 时隔十年的承诺

    第三百零三章 时隔十年的承诺 (第3/3页)

    在咸阳,陈平最怕三个人,一位是内史令章邯,另一位就是右相了。

    还有那位决定陈平人生高度的皇帝。

    有书舍的孩子们高声念诵着: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其意是你想要走得更远,爬得更高,就要先修养自身,增长知识。

    又或者是戒奢以俭,有善始者繁,能克终者盖寡,其意是很多人一开始做某件事能够做的很好,但能够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人很少。

    这些话语与标语开始出现在关中各县,在人们的诵读声中,这些话语会深入人心,并且会劝导人们向善。

    似乎也没有人知道这些话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只知道这些话就写在孩子们读书的书中,而大人们听了,也就听了,并且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秦人的物质生活经过这二十多年,其实也没多少变化,大抵是粮食更充足了一些,食物也更丰富了一些。

    但皇帝希望,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能够更富足。

    新帝二年的四月,近来关中的天气很好,春天气候冷暖适宜,晴空万里。

    田安站在阳光下,感受着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春雨时期积累的阴寒之气也全部驱散了,身上暖洋洋的。

    而高泉宫的大殿外,晾晒着许多被褥与衣裳,宫人洗了一天的衣裳。

    皇帝的心情很不错,亲自下厨做饭。

    自皇帝登基以来,田安都快忘了,皇帝上一次做饭是在什么时候。

    见皇帝用漂亮猪肉切成长长的薄片,而后用这些肉片裹着绿菜,将它们制成一个个肉卷,两端可见青菜。

    而后皇帝夹着肉卷放入平整的锅中开始煎,期间又放入一些蒜。

    而当肉的表面开始焦黄,香味也在弥漫。

    扶苏将煎好的肉卷拿出来,再拌两碗面。

    这就是皇帝夫妻的午食,吃得很简单,寻常人家要是有羊肉也能卷着菜做。

    夫妻吃着饭菜,便又商量起了下一顿吃什么。

    而皇帝总能用有限的食材,做出很多好吃,以及从未尝过的做法。

    到了傍晚时分,皇帝又开始做饭了,王婆婆正抱着小公主。

    而两位公子近年来也没有再回宫里,田安总算两位小公子长大了,就该让他们去外面闯,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增长见识。

    田安看着皇帝正在做着红烧肉,他将这些菜肴的做法都记下来,而后交给敬业县,敬业县的人们知道了这种菜肴做法就会传遍天下,人们菜肴就会更丰盛,人们也会爱戴皇帝的。

    夫妻俩用了饭之后,王棠儿就收到了兄长王离让人送来的来信。

    也知道了王离已在琅琊县就任县尉,并且守着齐地的盐产。

    王棠儿写了一封回信,让王婆婆安排人手送去。

    王家的家事也是皇帝的家事,是外戚更要将家里的事告知丈夫,王棠儿仔细说着兄长近来的打算。

    大抵,都是一些他会帮助皇帝收好琅琊县盐产的事。

    以前这些盐产都在父皇与李斯的看管中,自从自己登基之后,这些事都交到了自己手中的。

    扶苏道:“礼还在父皇身边。”

    王棠儿看着小女儿总是面带笑意,而一想到两个儿子,便拉着脸道:“看见他们就烦。”

    扶苏了然点头道:“田安,你送些换洗衣裳去骊山。”

    田安回应道:“是。”

    公子衡还在长城戍边,衣裳自然是送不到长城,田安有心无力,照顾不到大公子衡。

    而小公子在骊山,还能照顾一二。

    到了五月的时候,扶苏又收到了琅琊县县令徐福送来的文书。

    带着皇帝诏命的徐福终于出海了,传闻徐福造了一艘大船,船上有六十人船夫,其中有三十人是以前的越民,另三十人是秦军。

    徐福出海需要这些水性与船艺极其好的越民。

    当年扶苏保留了这些越民,并且让他们留在了海边的村子,如此徐福也能用到他们。

    这一次出海是时隔十多年的约定,皇帝又一次实现了承诺,让徐福出海寻找所谓的仙岛,实现了徐福这一生的理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