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师定量,弟子执衡

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师定量,弟子执衡

    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师定量,弟子执衡 (第3/3页)

主意,就有征兆了。

    阎公忠心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鞠躬尽瘁也是有的。

    唯独就是当下派的任务过多,而感到压力过大时,会出现退缩情绪。

    他不是摸鱼,也不偷懒,只要任务下派成功,知道有利于天下万民,他心中的道义就会督促他竭尽全力的去完成。

    但在任务下派之前,这头耕地的老牛也会掩耳盗铃的选择性不听。

    这次显然就是光听了些新制的风言风语,阎象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想抢在自己下派任务之前,革职不听。

    这样不好。

    袁术紧紧抓着他的手不放,笑谓之曰:

    “阎公老当益壮,何言昏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此正老英雄用武之时,何以轻言革职?”

    “王上,如今您身侧人才济济,老臣年事已高,有心也无力”

    见他还要推辞,袁术皱了皱眉,“此为万世开太平之盛举也,阎公且听朕讲完,其后必然活力充沛,恨不得即刻为之。”

    阎象惊惧,“王上,老臣年老失聪.”

    二人推推搡搡之间回了寿春宫,再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反观围观之百姓群臣,看向他们的汉王,看着他们的当朝第一臣阎公,就这么生拉硬拽的走了,都有些不知所措。

    庞统眼神倾羡,谓孔明曰:“老师和阎公的感情真好。”

    孔明则双眉紧蹙,不知道为什么,他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今日之阎公,明日之孔明乎?】

    寿春宫,议事书房。

    袁术紧紧握着阎象的手,将这老臣拉了进来,幽幽一叹。

    “阎公,孰多虑也。

    这次朕想出来的计划,事务虽然繁重。

    但朕也为你带回来一个千载难逢,万里挑一的帮手。”

    “千载难逢,万里挑一?”

    阎象诧异,问之曰:

    “王上此前派来之步骘,帮辅老臣甚多。

    今日之人,比之何如?”

    袁术张口就来,“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萤火之光,何同皓月争辉?

    盖天下一人也!”

    阎象惊异之,“果真如此?”

    念及阎公也确实年迈,白发苍苍犹忧心家国天下,江淮诸政,一肩担之,袁术还是颔首勉励了他。

    “果真如此,绝无虚言。

    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阎公还需勉励啊。

    接下来便将他带在身边,若能将之雕琢打磨,使他能承继您的职位。

    则您虽归乡养老,而天下太平矣。”

    “此何人也?”

    “诸葛孔明。”

    君臣二人四目相对,显然就此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袁术又给阎象讲解了他构想中的黄天太平,命之曰:

    “朕欲设凌烟阁,功名爵位尽在其中,千秋万世,史册昭昭,当与黄天,同享祭祀。

    最上等三十六天罡,其次七十二地煞,其下为周天星斗三百六十五数,再下为公侯伯子男,其后衔接如今二十级军功爵。

    天罡地煞与周天星斗,皆只一道爵位,一星对应一人,不同的星位享受不同国家福利。

    比如逢年过节,朕会在宫中设国宴,只有星位在身者,可受邀同饮之类。

    星位者按功排序,每年更易,高功者上,低功者下。”

    仅仅是袁术所言的第一件事,就震得阎象头皮发麻。

    天罡地煞?周天星斗?

    光听汉王口中描述,他就感觉一阵血雨腥风。

    每年根据所累功之多寡,更换星位?

    汉王这是一举把先秦军功爵制封无可封之弊端,胎死腹中了。

    汉王你.担心大家会升无可升,专门设置了凌烟阁。

    以后哪怕你成了袁营论功第一人,也要卖力干活,继续建立功绩,否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第二给超过去了。

    卷,这也太卷了,立功之事,不进则退,从今往后,谁还敢疏忽大意?

    而此等名列凌烟阁,为天罡地煞,周天星斗之名,名传天下,乃至于后世之事。

    更会令世间追名逐利者,争相竞逐,难以自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