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李典将军您有这实力,您早说啊【5000】 (第2/3页)
拜,仰面直视鲁王问之。
“有此人珠玉在前,有他于曹营之人脉在后,老臣斗胆问王上一句。
若我等能救而不救,试问曹丞相会怎么看王上?曹营会怎么看王上?”
张华的最后一句话,更是惊得鲁王毛骨悚然。
“王上,您别忘了,我等现今可也还等着曹营派兵来救呢。
今日若做这初一,焉知镇守兖州的那位曹纯将军,会是怎样心思?”
“这”
鲁王心里倒吸一口冷气,忙将张华搀扶起来。
“国相思谋远虑,本王所不及也!
此间道理,孤已明了,这便上陈彰将军.”
“慢!
急了,王上,您看您又急了不是。
您从小这个急性子,到而今了,也不见老成些。”
张华叹了口气,拦住鲁王,谓之曰:
“王上此前的忧虑,老臣如何不知?
鲁城之中不过一万守军,若出兵救援,兵少了去也无用,兵多了又恐袁军来犯。
是以,此间之事当虑万全。”
见他一副老神在在,胸有成竹的架势,鲁王哪还看不明白张华的意思,当即拱手而拜,执礼甚恭。
“还请张公教我。”
张华颔首,为之娓娓道来。
“能救而不救,是为罪。
可若没等我们救援,那李典已经死了,自然也就不用出兵救援了。
眼下袁军两万来势汹汹包围卞城,根据那使者所言,李典麾下不过八百残兵拒守城下。
此等兵力又不能入城而守,无有守城之利,纵他是天下名将,区区八百人又能在城外坚守几天?
现今虽有一使者来求援,但兵者诡道,我等焉知这使者不是袁军故意为之,用以诈开鲁城?”
张华话音一顿,捋须而笑。
“所以我们得先派人前往卞城附近核实消息,这是合情合理,谁也拿不住错处的。”
鲁王恍然!
他一拍桌案,几欲起身。
“等他核实消息回来,李典早死于袁军之手。”
“现今已明了袁军此前一日破城之计,不过是借李典诈开城门。
今既被我等所知,便不足为惧,凭城中一万守军,充沛粮草,面对两万袁军,至少能拒守月余之久。”
张华拱手告退,“王上只谨守鲁城,等待朝廷援军便是。
切记!当让众人皆知您救援平西将军之心意。”
“当然!李典将军忠肝义胆,本王岂有不救之理?”
鲁王心底忧虑一扫而空,主动搀扶起张华。
“小王送送张公。”
“王上留步。”
于是君臣二人依计行事,城中上下皆知鲁王感李典之忠义,决意倾力相救之心。
然而,就在他们自以为得计,几天之后,随着打探卞城消息的使者回来,鲁王脸上的笑容当即就凝固住了。
“什么?李典还没
嗯,平西将军果真果真非凡。”
他几乎是咬着牙把这话说下去,“竟能凭区区八百残兵,直面两万袁军,拒守城门数日不败。
虽古之名将,莫过如是。”
嘴上如此说着,他心里却恨得骂娘。
袁军吃屎的吗?
两万人打八百,李典到现在还能活蹦乱跳?据说他还和你们打的有来有回?
鲁王:“.”
他只能再次将眸光看向张华,张华苦笑一声,挺身出列。
他这会也是无语了,李典将军,您要有这本事,您早说啊!
早知道您如此生猛,我们早早就派兵去救你了。
他清咳一声,谏言曰:
“我王,这也是好事。
如此看来,此次袁军入侵,不过是平西将军先前身陷梁地,一时大意中了埋伏。
既然现在平西将军不再轻敌,拿出了真正实力,我们也就无需忧虑,只管派兵过去救援。
你想啊,他凭八百残兵就能和两万袁军分庭抗礼,若得了五千甲士,岂不是就能大破袁军,收复鲁地?
至于说分兵之事,更是无需忧虑。
留下五千守军紧闭城门,或许不能坚守长久,但阻挡袁军数日,料也不难。
而有这数日时间,足够李典将军自卞城杀出,赶来解围。”
鲁王这么一寻思,也是啊!
搞半天之前是自个多虑了,有这样一名八百敌两万的旷世名将在,怎么输?
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他救出来,给他兵马就好了。
他复杂的眸光,最后看了眼带回消息的斥候,问之曰:
“拿的准吗?李典将军果真活着?独力对抗两万袁军而不败?”
那斥候俯跪不起,以头抢地。
“王上,小的看的真真切切。
漫山遍野的袁军,何止两万人?
他们在那里挖壕沟,建营垒把卞城围得水泄不通。
小的虽未能亲眼看见李典将军,但您想啊,若是李典将军已死,若是袁军能轻易攻破卞城,他们又何必费那功夫挖沟建垒呢?
是以小的以为,李典将军必然还活着,并且领八百甲士,纵横来去,杀得袁军没了办法,这才只能用挖沟建垒的笨办法,想要困死李典将军。
对了,小的还打听清楚了,这次袁军真正的领军人物,并不是那平东将军乐进,而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姓陆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