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唯怀不可告人之秘,暗藏吞吐天地之志! (第2/3页)
就得出现一位似王莽,如袁术的乱世妖孽不成?”
“此等妖孽之心机城府,恐非我等常人能以理揣度。
我现在有理由怀疑,当年先帝久不立储,常在弘农王与陛下之间犹豫,便有此人手笔!”
“呵!我看昔日王美人之死,何太后与董太皇太后之争,未必没有他的算计。”
“不止!十常侍之乱,几次党锢之争,定是此人主导,以奠定袁家权势,为后事布局。
否则为何当初满朝诸公,不是被贬黜,就是被诛杀,反而他们袁家的核心人物,以领导群臣,抗衡十常侍为由,在朝中地位越发稳固?”
“要这么说的话!张角的黄巾之乱,定是他所为,目的就是为了祸害我大汉天下,为了实现他那称帝的野心。
否则你看庐江城里那些百姓,就算张角复生,惊见此景,都要怀疑自己和他,到底谁才是黄巾正统。”
“还有李郭之乱!
怎么就那么巧,李郭刚一大闹长安,他就把刘繇送了过去,天天在那鼓吹他袁术是大汉忠良?
若非主公出手迅速果决,救陛下于危难,否则天子已落入他手,为此贼子阴谋得逞。”
“此獠亡我大汉之心不死,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着实可恨,可怖,可畏!”
众人越分析越觉得有道理,就好似所有一切的坏事,都是袁术阴私谋划。
以一己之力,一步步推动天下大势,谋划数十年,将大好汉室天下,算计成当下九州分崩,诸侯争霸的局面。
甚至他袁术已是当今第一诸侯,足以南面称孤,此等布局能力,智谋算计,简直骇人听闻。
可怖!可敬!可畏!
现在大家伙也明白为啥袁术总能先人一步,料敌于先,压着天下大势滚滚向前了。
经过众人这么一分析,当今之大汉九州局势,之所以会演变至此,完全就是袁术一手促成。
作为当今天下局势的缔造者,能压着天下大势,料敌于先,不是理所当然的应有之理吗?
倒也不是没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也有人提出党锢之祸时,袁术年纪尚幼。
当时还不过是个少年人罢了,焉能操弄袁氏,提线天下如偶绳?
然而这等不符合主流,没有政治正确,更非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言论。
即刻就被众人嗤之!
“汝不闻先秦甘罗十二岁拜相?”
“汝不见当今陆逊十四岁已掌梁国,力抗我军?”
“便是杨家杨德祖也有神童之名,据说杨彪和刘繇在朝中几次给主公添乱,便是出自此人之谋。”
“似袁术这等王莽再世,我大汉二百年一出之妖孽人物,岂能以凡人常理度之?”
“就是,换了你,你能身怀旷世韬略,却数十年如一日隐藏自己,而不为人所知吗?”
面对一阵嗤笑反驳,怀有不同意见的人,即刻被说的怀疑自己。
他们很快也就被说服,也加入了主流的袁术阴谋论之中,继续为袁术在这数十年间可能做过的阴谋布局添砖加瓦。
就在这番政治正确的认知认同下,很快曹营众人就喜闻乐见的达成了共识,朝曹操躬身下拜。
“汉室倾颓,苍生离乱,竟为此妖孽祸国!
当今之世,恐怕也唯有识破此人伪装的丞相您,才平定乱世,力挽天倾!”
“是啊!我等必将此人妖孽行径,公诸于世,好教世人都知道此人祸乱大汉的鬼谋行径!”
“对!必将揭露袁术的真面目,好教天下人所知!”
众人言罢,荀攸上前,躬身一礼。
“今事事急至此,丞相切不可在淮南耽搁,当速回洛阳,将此贼行径,诉诸朝堂,告知天子于满朝诸公!”
曹操颔首,“今非不敌,而是此事事关重大,诸公所言甚是,当以回朝向天子揭露此人为要。”
是的,之前打的好好的,平白无故撤兵,劳师远征而一无所获,有损他大汉丞相军威。
再加上朝中本就有刘繇、杨彪之流,处处跟他不对付,果真兵败回去,洛阳朝堂难免人心浮动。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袁公路这个王莽再世的妖孽,回朝之后,必将同仇敌忾!
因为政治正确,得知大汉之所以会有今天这个局面,都是袁公路一力祸害,哪怕是天子,也得被彻底绑上讨袁战车。
而九州向汉之士,当天下共诛此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