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三十章 唯怀不可告人之秘,暗藏吞吐天地之志!

第二百三十章 唯怀不可告人之秘,暗藏吞吐天地之志!

    第二百三十章 唯怀不可告人之秘,暗藏吞吐天地之志! (第1/3页)

    “主公所言,合情合理,我等仔细想来,当真细思极恐啊!”

    “是啊,我等此前竟未起疑,眼下想来,袁家四世三公,代代皆出人杰,底蕴深厚,岂会培养一目空一切的纨绔子弟为继承人?

    经主公这么一番分析,隐藏暗中,城府极深的惊世智者,才符合门生故吏便天下的袁家门楣。”

    确实,像弘农杨氏从杨彪往上数,杨彪之父杨赐、祖父杨秉,乃至高祖杨震,有“四世太尉”之称,甚至杨彪之子杨修也有神童之称,可谓代代皆出人杰。

    袁家也是一样,从袁术、袁绍往上数,父辈袁逢、袁隗,祖父辈袁汤,曾祖父辈袁京、袁敞,高祖父辈袁安,四世三公,人杰地灵。

    其他如荀家,上一代有荀氏八龙,这一代也有荀彧、荀攸叔侄俩。

    诸如陈家、周家亦复如是。

    盖因如今这个时代,人才悉出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也有深厚的底蕴,有专门的人才培养。

    除非真就倒了血霉,继承人天生智力有缺,否则但凡能走出来当继承人的,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关键当世的名声舆论又掌握在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因此也不用这每一代的继承人真就各个都有超凡脱俗的智谋,只要能力勉强说得过去,自然就能被吹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反观袁家这一代呢?确实颇为古怪。

    法理上应该为继承人的袁术,唯一能值得拿出来吹捧的居然是他任侠义气。

    不是?你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四世三公袁氏的继承人,优点是任侠义气?

    反而是袁绍被传的神乎其神,英明神武,为一代英主。

    可曹操麾下这些人大多都是荀彧好友,自然早已从荀文若这个自袁绍处来投之人口中知晓。

    袁绍果然就是世家那一套名声吹捧出来的,实际为人见利忘命,优柔寡断,并非明主。

    可既然袁家能吹出一个袁绍,袁术这个继承人反而不行?

    很显然,所谓英明神武的袁本初,不过是袁家推在明面上,作为隐藏袁术的挡箭牌!

    要说此前,众人还会怀疑或许袁术就是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类型,实在没什么优点,袁家想吹都吹不起来。

    可眼下在一份份赤裸裸的战绩面前,谁还敢再小觑这位淮南袁公?

    所有人都知道,智谋这种事,是长时间从小到大积累而成的。

    人不可能一蹴而就,突然就从一个蠢货,变成旷世枭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啊!

    至于说什么得了传国玉玺,天命所归,所以脱胎换骨,恍如换人了一般。

    这等说辞更是只能骗骗庐江城里那些头绑黄巾的愚昧百姓,他们真要是信这个,那还不如连袁术会仙法神通一并信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曹操方才所言的唯一一种可能了。

    袁术从始至终,都在藏拙!

    而什么人需要这般隐忍数十年的隐藏自己?

    【唯怀不可告人之秘,暗藏吞吐天地之志!】

    这是一个持续了数十年,阴谋布局天下的弥天大谎。

    数十年来,袁术一直以各种各样的身份,隐藏在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之上,作为大事件的幕后推手。

    作为何进身边的心腹幕僚之一,暗中推动何进谋诛宦官的是他。

    执掌皇宫禁军的虎贲中郎将,传递消息引导十常侍诛杀何进,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身为袁家嫡子,操控庶出的袁绍,假他之手实现董卓进京,断大汉根基的还是他!

    任十八路诸侯副盟主,掌大军粮草,假董卓之手,消耗孙坚实力,操弄联盟解散,给刘表传递传国玉玺的消息,导演孙坚之死,最终吞并孙家兵,掌传国玉玺!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一点一滴,一场场阴谋布局,惟愿请大汉赴死,再造袁家天下!

    恐怖如斯!

    “我听闻当年王莽篡汉之时,便是如此!

    传闻其在篡汉之前,孝亲恭俭,为当世道德楷模。

    广施仁义,收买人心,有匡扶之志,时称其为救世贤才。

    可篡汉之后,原形毕露!

    如今细思袁公往事,其假做纨绔,隐藏自身数十年如一日之举,与王逆假做谦恭,同样隐藏了数十年。

    此等行径,不能说是十分相似,只能说是一摸一样!

    可恨!可悲!难道我大汉每隔两百载,凡历十二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