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瑁举荐一人,足以挡住袁逆十万大军!

第二百一十七章 瑁举荐一人,足以挡住袁逆十万大军!

    第二百一十七章 瑁举荐一人,足以挡住袁逆十万大军! (第3/3页)

    九万大军!

    还是九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袁术核心主力!

    就算刘备、吕布能击败纪灵,就算曹操能攻破寿春又如何?

    一旦襄阳城破,荆州沦丧,袁公路占据着襄阳,尽收荆襄九郡与江东六郡连成一片,必将再起,其势更烈!

    可他刘表还剩下什么呢?一无所有。

    满座荆州重臣,神情压抑凝重,心说:要不还是按第一个方案,劝主公投降吧?

    到底还是蒯良叹了口气,缓步上前。

    “主公休要慌乱,当下最主要的是挡住袁术!

    接下来会是袁军最猛烈,但也是最后的一波攻势了。

    局势还没有坏到那种程度,袁术麾下,大多都是淮南子弟兵,淮南更是他根基所在,他是绝不能失去淮南的。

    只要我等能稍稍拖住其进攻的步伐,撑到淮南、乃至寿春告急的情报传来。

    则其大军必然回撤,绝不可能以自身之根基,来对换主公之襄阳。”

    似乎在蒯良平静的出谋划策里,刘表稍稍定下心神,回过神来。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挡住袁术,对!异度你说的对!

    传我军令,命文聘即刻回转,回援襄阳.”

    “不可!”

    然而没等刘表说完,蒯良已经抢声打断,“主公,文聘将军此刻至关重要,正是此战成败的关键,无论如何,都不能撤回文聘将军啊!”

    “不可?”

    刘表双眼已密布血丝,怒视蒯良。

    “有什么不可的?襄阳都要丢了,还不让他回援?

    若是襄阳丢了,他就算打下了寿春,又有什么用,曹操在那呢,寿春能是我的吗?

    只有襄阳,才是安身立命之基业!”

    然而对此,蒯良却坚定的摇了摇头。

    “文聘将军能撤回来救援,但绝不是现在。

    主公,我请问您一句,调回文聘将军,能打退袁术,让他撤兵吗?”

    刘表默然,纵观袁军此前的战绩,答案已经不言自明,谁也不对文聘能打退袁术这件事抱有希望。

    蒯良似乎也没真要刘表将这个答案说出来,只是自顾自继续为之解释。

    “但继续让文聘将军抢攻庐江,进逼淮南,兵临寿春,却可以令袁术退兵!

    眼下袁术孤注一掷,他和我们都在抢时间!

    三万人和五万人对淮南方面的压力是决然不同的!

    若是撤回文聘将军,只凭曹操的三万人,纵使能攻克庐江,但也要耗费时日。

    五万人则不同,看似只多了两万人,或许就是压死庐江五千守军的最后稻草。”

    刘表闻听皱了皱眉,语气不似先前强烈,只苦恼谓之。

    “纵使如此,可眼下缺兵少将,若无文聘,谁又能担任大将,往前线拒袁术于襄阳之外?”

    “这”

    这一句话,倒把蒯越问住了,眼下荆州大将死的死,战的战,又哪里还有大将,能统率大军,对敌袁术的?

    他眸光四下在殿内中人逡巡,在场之人无不垂手低眉,不敢与之对视,生怕会被选上的。

    忽得,他眸光定格,落在一人身上,不由轻笑谓之,“时局艰难,蔡将军可愿为主公分忧?”

    正是蔡瑁!

    刘表是名士,结交的也多是高谈阔论的风流之辈,是以眼下议事大殿之中,想挑个会打仗的都难。

    水军大将蔡瑁,落在在场这群人里,简直是鹤立鸡群,他不上,谁上?

    闻听此言,刘表也将目光落在蔡瑁身上,似乎深以为然。

    在场之中,若非要挑个能带兵打仗拖住袁术的,除了蔡瑁,好像也没有别人了。

    特别是蔡瑁还是自己的小舅子,在刘表看来,更没有人比他值得信任,让他带兵,总不至于如邢道荣般无端端的背义投敌,跑去当了袁术义子。

    然而此时的蔡瑁,恨死蒯越的心都有了。

    泉陵城一战,他可是亲眼见证过袁军战斗力的,让他去挡住袁军,那跟让他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只见蔡瑁大义凛然,挺身而出,“为主公分忧,在下当仁不让。

    瑁举荐一人,足以挡住袁逆十万大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