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第1/3页)
“瑁举荐一人,定能挡住袁逆!”
话音落下,蒯良讶然,刘表也用诧异的目光打量着他,不明白都这时候了,你这亲舅哥不出手帮我,还举荐什么呢?
纵观满座诸人,有比你更能带兵打仗的吗?
迎着众人目光,蔡瑁昂首视之。
“主公有所不知。
长沙、零陵一战,看似我军大败亏输,实则败中有胜,万军皆溃,独一人得胜,视袁军如同草芥!
长沙城下,黄忠败降,三军溃散,有一人,仅率不足千人,突出重围,于袁军之中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
零陵城中,邢道荣投袁,三军心死,有一人,引火牛冲阵,率众突围,在袁军之中挡者披靡,堪称千军辟易。
也正因还有此人在,我等才能一次又一次,自袁军重围中得活,险死还生。”
“我军之中,竟然还有此等人物?”
刘表简直难以置信,他不敢想,自个跟袁军打仗,结果已经输成这样了,结果军中居然还有个打起袁军来,就跟袁军打自个一样的狠人?
他皱眉催促,“蔡卿,军中既有此等人物,你何不早说?若早将他统率大军,零陵一战,何至于此?”
对此,蔡瑁唯有苦笑,“主公啊,非瑁不言,实在是若非零陵之战,我也只以为那邢道荣便是无双上将般的人物,足以保我荆襄,哪还有旁人得以入眼?
然而也正是零陵一战,邢道荣背义投敌,三军心丧若死,唯有此等穷途末路之际,才见能力人心。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江东猛虎孙坚之子,孙家二郎,孙仲谋!
当夜泉陵城门,其人单枪匹马,杀散袁术数万大军,千军万马,避之不及,瑁亲眼所见。”
“竟是此人?”
刘表闻听这个名字,眼底喜意消散几分,颇为疑虑谓之。
“孙仲谋此人,我亦有听闻,然而不说其人是否果真有你说的这般厉害,便是当真如此,又如何敢深信于他?
孙家在淮南如今是什么地位,你又不是没听说过,特别是他那大哥孙策,现都过继给袁术,成了袁策,孙家威势,只会更盛。
这样的人,你敢相信他是真心来投?蒸蒸日上的大哥,淮南鼎盛的家族,他这些都不要了?”
见刘表迟疑,蔡瑁赶忙趁热打铁,“主公多虑!你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唯独忽略一件事,少年志气!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孙仲谋他还是个年轻人,正是心比天高的年纪。
此时让他得见袁术自孙策手中拿了其父孙坚用命换来的传国玉玺,孙策更是认贼作父,改姓为袁策。
此情此景,他正值血气方刚,如何能忍?”
“话虽如此,但孙坚之死,毕竟”
刘表话音微顿,再没有说下去,可在场谁都知道,孙坚之死,和他们荆州,或者说和他们的主公脱不开关系。
这个时候去指望孙坚之子,来力挽荆襄?未免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可蔡瑁对此,似早有准备,一指蒯良,朗声问之。
“主公,你信不过孙权,难道还信不过蒯子柔?
蒯子柔可以为孙权作保!”
刘表:“???”
“主公有所不知,那孙权已拜了蒯氏兄弟中的蒯越为老师。
对他究竟有无本事,又是否忠心,再没有比他们蒯氏兄弟更清楚的了。”
蔡瑁说着,抬手示意蒯良,“子柔,别愣着呀,快给主公说说,我此前所言,可有一句作假?”
蒯良:“.”
蒯良对此也唯有苦笑,朝刘表拱手曰:
“蔡将军所言,倒也并非虚言。
从异度寄来的信看,孙仲谋却有其乃父之风,颇类江东猛虎。
至于说能否信任之事,此前因其被俘投降,脱袁自立,误了袁术于荆南布局一事,淮南的孙家人险些为此而举族尽灭。
眼下他在袁营之中,已无存身立足之地,可以说蔡将军投降的可能,都要比他来的大。”
蔡瑁:“.”
“休说胡言,我同主公乃是一家人,岂会投降?莫名提及此事,我看莫不是你蒯子柔想投降了。
“那先前我举荐蔡将军之时,将军怎不敢死战?”
“我这不是为了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