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年少万兜鍪,坐断长沙战未休 (第2/3页)
力气,同身侧断后留守的士卒与敌决战。
然而渐渐地,他身侧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满目都是敌军。
随着一声,“策儿!且慢动手!”的命令,孙策虽心有杀机,也不敢违逆袁术的命令,只得领黄盖等人,后退戒备。
随着围攻他的四人渐渐退下,众敌环伺之中,走出一白衣华服之人。
不用猜,已知面前之人身份,黄忠横眉冷视于他。
“要杀便杀,袁公又何必戏弄羞辱于我。”
袁术笑谓之曰:
“黄将军误会了,你之武勇,当世罕见,确实是我于荆州最忌惮之人,术又何曾戏言了?”
“罢!能得袁公如此看重,黄某也算不枉此生。
成王败寇,袁公,动手吧,要某投降,却是不能。”
“是吗?”
袁术眸光晦明莫测打量着他,嘴角泛起一抹诡谲。
“城破之后城中百姓会经历什么,想来久经沙场的黄将军不必我提醒。
黄将军久在长沙,此时此刻,你难道要对那些相信着你,期待你能守护他们的满城百姓,无动于衷吗?”
“这”
黄忠骇然看向眼前之人,眼底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这不可能!您可是淮南袁公,黄某虽在荆南也早闻您爱民如子,仁德之名满江淮。
你.你绝不可能行此等事,败坏名声,休要又戏弄黄某。”
“两年之前,你还听说我为人残暴,征伐无度,使淮南百姓苦不堪言呢。”
然而袁术却像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样,冷冷谓之曰:
“当时你看错了我,今日你又看错了。
暴虐是我,仁德亦是我,我袁术是何等人,只取决于我想要成为何等人。
话已至此,黄老将军你当真不降?”
闻听此言,黄忠怔然出神。
是啊,过去的袁公、现在的袁公,眼前的袁公,他袁公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忠不过听过传闻而已。
眼前才是第一次初见,又怎么能想当然,觉得他是个仁德的人?
回想那一双双仰望自己走上城墙,憧憬而炽热的目光,黄忠满心纠结,张口欲言又止。
也没等他开口,面前之人那阴沉的脸色乍然一变,如云开雨霁,似天日之表。
他朗声而笑,“不过黄将军有一句话说对了,术确实是个仁德的人。
而今日也用不着你降我。”
他说着,抬手唤来诸葛瑾,道了句:“念!”
诸葛瑾会意,当即捧着一份诏书宣读:
【朕以眇眇之身,承高祖之业,临御四海。
本可与天下臣民共享太平,奈何董卓死后,李郭生乱,李郭灭亡,又有国贼曹操,包藏祸心。
其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把持朝野,号令诸侯,纵兵肆虐,残民害物,致使生民涂炭,汉室衰微。
每念及此,朕痛心疾首,夙夜忧叹!
近闻长沙黄忠,武艺高强,忠义过人。
大将军术荐之曰:忠之勇略,不下古人。
今大将军麾下大将纪灵,受命于危难之间,阻敌于陈国之外,时刻欲与曹贼决死而战。
朕遂依从大将军摄令,加黄忠为平北将军,望卿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即刻奔赴陈国,同纪灵将军共抗曹贼,共克时艰。
破曹之日,朕当裂土封侯,以酬卿之忠勇!如有迁延观望,逗留不进者,国法具在,决不轻饶!
匡扶汉室,仰赖诸卿,望尔等勠力同心,朕于洛阳翘首而望。】
诏书念毕,黄忠茫然四顾,不知所措。
袁术打量着他,轻声而笑,“陛下有诏,平北将军,还不领旨谢恩。”
“可这.”
黄忠想说这玩意摆明了是矫诏,演都不演了是吧?陛下远在洛阳,怎么能听你袁术的举荐?
然而没等他迟疑,袁术已冷声斥问:
“黄忠,汝是汉臣?还是他刘表之臣?你是汉将,还是他刘表之私兵?”
“自是汉臣,自是汉将!”
“那现今天子诏书在此,传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