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攀上云端,忽坠下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攀上云端,忽坠下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攀上云端,忽坠下来 (第3/3页)

什么。

    如程普、黄盖等孙家旧部,皆在重点监视之中,又怎么可能有机会通风报信?

    袁公和袁氏族老商讨大事?江淮两岸,不过他一言而决罢了,口含天宪,又哪来族老不允?更不可能恰好被一个嫁出去的袁氏女听见。

    眼前幻灭的场景,又让他浮现那场噩梦,族人的慌乱吵嚷,母亲妻子的忧心目光,与当夜寿春宫灯花爆开,照亮的烛影斧声又有何不同?

    而他孙策,一如既往的毫无反抗之力,这么看好像一切都没有变?

    不,大抵还是变了的。

    这一次他不再咬牙切齿于心底发狠,曾经那对鸱得腐鼠不屑一顾,一心翱翔于九天的凤凰。

    终于在饥寒交迫的世道里,攀得云高,忽坠下来,携燕雀同飞,与鸱鸟同食。

    一切终又在袁公的算计之中,又只是算计的一部分。

    孙策能感觉到,孙权谋反这样大的一个局,绝不是单单只为了逼他彻底就范臣服,可正如那龙隐雾中,能升能藏,能大能小,变化莫测。

    他久处局中,能看清孽龙探出的只鳞片爪,可迷雾缭绕,又难窥大局全貌。

    “宣!

    讨逆将军,袁公义子孙策觐见!”

    随着近臣通传,袁公果未寝,于殿中静候。

    孙策亦步亦趋,走至殿中,随着铜磬声响,高台之上,云雾缭绕,那人如坐云端,垂眸似孽龙垂首。

    “吾儿伯符来了,为父久候你多时。”

    似曾相识的话语,似曾相识的境地,两年之前烛影斧声,收为义子,两年之后,滔天之祸,过继为儿。

    孙策于殿下长跪,俯身叩首。

    “孩儿绝无反心,常感义父厚爱,无以为报,今求义父开恩,过继孩儿为子。

    袁策愿今生今世,侍奉父亲,同生共死,结草衔环,绝无怨言。

    只求父亲放过孙家。”

    是的,今时今日,时移世易,不再是袁术逼迫,而是他来求袁术,也只有他来求袁术,才能为孙家挣一线生机。

    袁公养仁德之名,收孙家之心,正常情况下,是做不出灭孙家满门之事的,这会使孙家旧部离心离德,袁营上下惊惶难安。

    可偏偏孙权投敌谋反,送了他口实,亲手将杀尽孙家满门上下的剑,递到袁公手里。

    这种事可大可小,小则如夏侯惇降袁,夏侯家毫发无伤,大则如乐进降袁,乐家举族皆灭,生死存亡,只在一念。

    孙策不知道仲谋是怎么想的?只听说他被俘落入刘表营中。

    或许是宁死不屈,如夏侯惇般生不由己?

    又或是生死间有大恐怖,屈膝求饶?

    再或者是像效仿袁公当年之旧事,只要在寿春的孙家举族皆灭,他孙仲谋就是举着复仇大义的孙家家主?

    长拜不起,唯见那双高深莫测的眸子,自云雾间淡漠的俯视自己,君罚如律,雷震百里。

    “袁策?

    伯符我儿,人这一辈子,可以犯无数个错,但有的错误,只要犯一次,就能让父母长辈几代人的积累,于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恰巧你弟弟就是这样的人,我想你已经知道了,仲谋他为你们孙家闯下了个滔天大祸!”

    “父亲!

    策儿愿改为袁姓,此生追随父亲,相助大业,至死方休,只求父亲莫要牵累孙家。

    至于仲谋?

    我没有这样的弟弟!孙家也没有一个叫孙权的族人!

    我已将他开革出族谱,断绝一切关系,从此他再非孙家之人。

    至于他所闯下的滔天大祸,由我来还!

    策请命出征长沙,为父亲收复荆襄九郡,亲斩仲谋之头,悬之于寿春城门,以消父亲心头之恨。

    父亲!孩儿求您。

    仲谋他耽误了荆南大事,丢了几个郡,几个城,策夺双倍来还!

    此去荆州,戴罪立功,血染九郡,不破不还。

    求父亲成全!”

    铜磬声阵阵,叩首声连连,袁术漠然俯视着,堂下口口声声求着要拜他为父的袁策,一如初见。

    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又好似一切皆已改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