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一百八十章 司马懿:曹公可取蜀中以自用!

第一百八十章 司马懿:曹公可取蜀中以自用!

    第一百八十章 司马懿:曹公可取蜀中以自用! (第2/3页)

那说不得他司马仲达也不得不想个稳妥完全的法子。

    若说定能助这位主公成王霸之业,有些太狂妄了。

    可若只是保他一世安稳富贵,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别出去火拼被人打死,他司马懿还是有些稳妥之法的。

    却见少年郎,轻笑谓之曰。

    “主公不必气馁,袁公路虽百战百胜,然盛极而衰,如烈火烹油,以触天下众怒,为众矢之的,九州诸侯无有不忌惮者。

    先秦奋六世明君之余烈,袁术萌四世三公之恩荫,九州世家以他为首,天下人杰半数出其门。

    一旦其励精图治,显明主之相,则人心思变,势不可挡,其累世筹谋之功,非主公一时能挡,此常理也!

    然其妄自尊大,狂悖篡逆,窃据玉玺,妄言摄政,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欲以一家之言,堵天下悠悠之口,诸侯众目睽睽,岂容他一家独大。

    未有秦之盛,却行秦之暴,今岁夺三国,明年夺三郡,袁术之欲壑难填,诸侯谁不惊惧?

    当此之时,主公虽累经战败,可挟天子而晓大义,虽屡败于袁,而旗帜不倒。

    荆州刘表、豫州刘备,大汉之宗亲,昔败于袁术,又为其近邻,日夜惊惶,辗转忧惧,可发朝廷之援护,以安其心。

    徐州吕布,讨董之义士,大汉之忠贞,前为袁术联姻所惑,可许之以重利,以夺其志。

    明公当假天子之诏,而兴抗袁大旗,联周遭诸侯如刘表、刘备、吕布者,以效六国灭秦!

    彼时纵使不能覆灭袁术,亦能假诸侯之力,将之牵制于南,以图主公大业!”

    曹操仔细斟酌,深以为然,追而问之。

    “敢问仲达,此大业何以图之?”

    司马懿拿起桌上茶水,轻抿一口,这才娓娓道来。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主公所据之关中、京畿乃至于兖州者,东北袁绍、公孙瓒,西北马腾韩遂,西南刘表、袁术,东南刘备、吕布。

    此为九州之腹心,诸侯四战之地,所以能稍安者。

    盖因北有袁绍势大,田楷、公孙瓒、黑山贼、匈奴人,其而攻之,自顾不暇。

    南有袁术势盛,攻无不克,战无不取,诸侯皆避其锋芒,无暇来犯。

    今绍已据四州之地,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术据有江淮之地,海内人望,财富而民殷,兵精而粮足,此诚不可图也

    主公据关中之地,为九州腹心,正可假天子之大义,号令诸侯牵制南北二袁,趁此时机,以图自身。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若据蜀地以连关中,坐观天下纷争,而养众人之望,此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先秦之所以兴隆也。

    今刘璋暗弱,张鲁怀异,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明公既大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若跨有蜀地、关中,连宛洛、兖州,关函谷以绝四方,绝虎牢以隔诸侯。

    内和诸戎,南抚夷越,外令诸侯,以抗二袁,坐观成败,静候风云。

    只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兖州之军以向青、徐,明公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关中铁骑以下豫扬。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明公者乎?诚如是,则三兴炎汉,霸业可期。”

    曹操闻听此言似醍醐灌顶,如鱼得水!

    明面上假天子诏,号令天下诸侯以抗二袁,实际上暂避其锋芒,趁诸侯牵制二袁之时,暗中夺取蜀地。

    届时以蜀道之难,连关中、宛洛,接兖州之地。

    只需遣精锐之兵,堵死函谷关、虎牢关、汜水关、轘辕关等关隘,就可坐观天下,以待时局有变。

    他甚至还没假天子之诏,以盟主之名,遥控九州诸侯伐袁,搅动天下风云。

    闻听司马懿之言,畅想未来愿景,原本因此前接连兵败,数位心腹大将降袁之事,而心思阴沉灰暗的曹操,只觉豁然开朗,前途一片光明!

    于是,曹操称“善!”,拜司马懿为谋主,同归洛阳。

    其实别看司马懿这番话说的好听,其实天数有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