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孰忠孰奸,谁又能明辨? (第3/3页)
信。
倘使我这支兵马,因你徐公明执意出战,以致全军覆没。
届时洛阳帝都,天子势单力孤,一旦曹操怀异,你还拿什么救驾勤王?”
“正因如此,更不能坐视刘皇叔兵败而不救!
若没了皇叔在外为援,你以为曹操又还要忌惮什么?”
徐晃急怒之下,已拔出了身后重斧,“巧舌如簧!外表忠贞,实则骑墙!
杨奉!你若再不出兵,还敢多言以致耽误梁国大局,休怪我不念往日情分,以军法斩你!”
不想杨奉闻听此言,竟勃然色变。
“我受皇恩深重,东归一路数次为陛下阻拦李、郭大军,不惜死生以之,到而今却成了骑墙自保,蛇鼠两端?
好好好,徐公明你要去那便领着四千人去,我自领本部一千人替陛下镇守蒙县。
史册昭昭,我们俩究竟是谁耽误大局,青史自有公论。”
“好!
杨公,这是我最后一次叫您杨公,您初时提拔之恩,晃始终铭记。
不过天恩厚重,大义在前,你我今日便在此分道扬镳。”
徐晃话音落下,遂命人传令营寨三军,愿意跟他走的,随他出征!
杨奉军中,徐晃本就是第一大将,他又爱兵如子,赏罚分明,士卒多仰慕之。
此刻有杨奉默许,一声令下,便乌泱泱走了四千余人。
正如荀攸此前为曹操计,杨奉麾下的军心皆在徐晃,有徐晃在,杨奉难有作为。
此刻看着空荡荡的军营,跑的只剩六七百人,杨奉无喜无悲。
他冷眸望着徐晃率军远去的背影,轻声唤来心腹。
“将此信交予袁公,此番为他拖住了徐晃如此之久,可得让他念个好才是。”
心腹闻言惊了,他不可置信望着杨奉。
将军!你刚不还是大义凛然的大汉忠良吗?
“将军的意思是我们投袁?”
“放屁!我受皇恩深重,为陛下死生以之!
虽兵微将寡,亦要誓死镇守蒙县,非数万大军压境,绝不投降!”
心腹:“.”
见心腹一脸古怪离去,杨奉幽幽一叹。
“我之忠诚与隐忍,谁又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