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悔不听杨公之言! (第1/3页)
昔年,谋士田光谓燕太子丹曰: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今时,徐晃面不改色,领着他麾下四千余人,向着孙轻口中的二十万袁军主力杀来,可谓神勇。
是的,他要先救孙轻,因孙轻兵马最盛,只要救出孙轻,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届时他也同样可以如袁军般,似滚雪球,救一处,则汇集一处兵力。
直至最终集合所有部曲,以优势兵力,聚众凌寡,压死袁军所谓的“二十万众”。
然而他才行至半路,便见前方烟尘滚滚,马蹄声震如雷!
一支骑兵自视线远处,疾驰而来。
徐晃心下一惊!
暗道不好,袁军怎么可能还有骑兵?
袁术地处淮南麾下骑兵本就不多,也就亲兵近卫能斥巨资打造三四千人的骑兵马队,已是极限。
可此时这支袁军骑兵,难道不应该被派去同匈奴人交战吗?
难道是匈奴人不听号令?还是得了孙轻传讯,畏惧袁军威势已经跑了?
徐晃不知道匈奴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可他知道自己的麻烦大了。
要知道,他既然看穿了袁军添油拖延,以众凌寡的计策,便已然猜到自己倘若动身,袁军必分兵来阻。
可有他和匈奴人、曹纯、毛玠等,全军一起压上,袁军此刻兵力必定捉襟见肘,纵使分兵而来,人数也不会太多。
而只要来敌不超过五千人,徐晃就有信心,凭着这支跟随自己在杨奉麾下,一路东归长安上无数次出身入死的百战精锐,轻易破之,继续往救孙轻。
可徐晃怎么也想不到,袁术竟然看重他到如此地步,派来拦阻他的部队,居然是一支骑兵!
在平原开阔之处,同等兵力,以步兵对骑兵,别说是他徐晃了,恐怕得项王复生,才有可能与之一战吧?
这一刻,这位妄图直面“二十万”袁军而面不改色的神勇之人,居然有些心生后悔。
悔不听杨公之言啊!
难道还真被杨公说中了,自己今日真要将这些天子仅有的军队折损在此,后世史册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