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生了还是升了?双喜临门! (第3/3页)
时留下一道泥痕,他却丝毫不在意。
看着眼前这片已经插上的红薯苗,赵安一脸满足的样子。红薯这东西不挑地,长得快,产量大,正适合灾后补种。
而他今天亲自搞的这场大生产活动,有作秀的成份在里面,这一点他不讳言,毕竟连花鼓戏词和打竹板的词都是他写的,但作秀的意义不在于突出他这个署理巡抚如何与民共甘苦,而是要起到一个榜样作用。
一个让更多官员放下身段来到田间地头的榜样作用。
莫要小看这个榜样作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抚台大人作为一省之长与民同劳,下面的官员不学一学,是不是不想进步了?
只要官员有想进步的心,就得紧随领导脚步,要不然很容易掉队的。
环顾隔壁那块田,发现宿州那帮官吏干的也不慢,见抚台大人在看他们,那帮官吏赶紧直起身挥动手中的红薯苗:“大人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
赵安微笑挥手:“劳动人民最辛苦!”
这时,跟赵安一起下田的某鹰狗侍卫怯生生问道:“大人,您看我这排苗插得可好?”
赵安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道:“深了些,浅半分就好。这红薯啊就像人一样,埋得太深了,憋得慌;太浅了,可就站不稳喽。”
说话间娴熟得将手中最后一根红薯苗给插进了土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几个老农纷纷点头,感慨道:“大人就是大人,连这农活都说的那么有道理。”
赵安轻声一笑,正欲开口时,田埂上有两人在朝他这边跑来。
前面的是被自己任命为行辕办事人员的漕帮子弟庄迎九,后面的好像是江宁粮道衙门的陈大华。
“大人,生了,生了!”
高兴坏了的庄迎九带着来报喜的陈大华深一脚浅一脚,险些滑进边上的水沟里。
“什么生了?”
几个老农不知何事,却见赵大人突然激动的冲上田埂,一把抓住来报讯的人:“哪个夫人生了!”
眼神之中满是急切。
“大人,都生了,都生了!”
陈大华将书信呈上,脸上笑出了花,“恭喜大人喜得一儿一女!”
“噢?!”
赵安赶紧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接过那封信。
拆开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婉清隽秀字迹,信上详细说了生产经过,母子平安。
春兰小娘子生的女儿,婉清后生的是儿子,因当时安徽闹灾,路上流民太多怕出意外,加之赵安不停换地方便没有第一时间派人报讯,等到稍稍太平了些确认赵安在宿州,方才派陈大华北上报喜。
春兰产后有些虚弱但无大碍,婉清则说自己一切都好,信中还描述了两个孩子的小模样。
读着信的赵安嘴角不自觉地已经上扬,眼中的笑意更是藏都藏不住。
能不喜么!
这一儿一女可是他亲骨肉,便如刚刚栽下的那些红薯苗,是他亲自播的种。
当然,跟土壤肥沃也有关系。
“恭喜大人双喜临门啊!”
隔壁田干活的崔同知第一时间就送上祝福,“大人得麟儿千金,百姓得甘霖丰收,都是大喜之事!”
小崔这人不错。
赵安哈哈大笑,正要说话,却见远处又有人奔来,正是过段时间就要回京的御前侍卫庆遥,跑的飞快,大老远就喊了起来:“大人,升了,升了!”
赵安笑着回道:“庆侍卫慢点跑,本抚知道生了。”
“啊?”
跑过来的庆遥气喘吁吁同时一脸发怔:“大人知道升了?”
庄迎九在边上笑道:“大人已经知道了,夫人给大人生了一儿一女!”
“啊?不是这个生,是这个升!”
庆遥急的朝远处一指:“大人,不是生孩子的生,是升官的升!京里来了圣旨,大人高升本省藩台署理巡抚事,请大人赶紧过去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