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许大茂回来了 (第2/3页)
”
“王叔,下午还有工作。”
李学武第一次主动伸出手,同曾经的对手握了握手。
王父既意外又感慨,同他握手的时候说不出是什么感受。
王亚娟在里屋稀罕孩子,王亚梅要送出来却被她妈骂了回去。
是王父王母送了他出门。
在房门口遇见单位的邻居,两家好像是很熟悉,还打了招呼。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对方探究的目光,再一次道别后便下了楼。
邻居看着穿着明显是高档呢子大衣,衣领露出的白色衬衫和黑色皮鞋带着十足干部特色的年轻人,笑着对王父问道:“这是亲戚?”
“不是,小娟的朋友。”
王母比王父更懂得应变,怕爱人为难,主动解释了一句。
多少年的老邻居了,又是爱人的同事,怎么能不回答啊。
真要是啥都不说,指不定会传出什么来呢。
就是这样讲,对方还一脸八卦地问道:“这是小娟的对象?”
还没等两口子解释,那人抿着嘴角点点头说道:“看着挺吓人的,不过是有股子正派气质。”
等从走廊的窗子里见着刚刚下楼的年轻人上了一台高级轿车,那人更是瞪大了眼睛。
真是话多。
他认出了比较特殊的车牌。
再想跟王家两口子求证,可见人家已经关门回屋了。
王家,两口子进屋后齐齐松了一口气,又觉得好难过。
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几许唏嘘。
听着里屋姐妹两个的谈话,他们更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你咋回来的这么快?”
王亚梅好奇地问道:“是跟他一起回来的?坐飞机回来的?”
“嗯。”
王亚娟的话少,回答她妹妹的问题也只是嗯,或者不是。
“下飞机就过来了?”
王亚梅话多,好像什么都很好奇,“他专门来送你的吗?”
“不是。”王亚娟知道妹妹想问什么,没在意地讲道:“他就是专程来看你的。”
“嘻嘻——”
王亚梅掏出兜里的红包拆开来数着钱说道:“人来了就行了,你说还给了这么大的红包。”
“你也长点心吧——”
王亚娟回头瞪了妹妹一眼,提醒她道:“啥玩笑都敢开,你还敢把电话打到他办公室去。”
“他给你电话是这么用的?要是被别人听见了怎么算啊?”
“他都没阻止我,说明没有别人呗——”王亚梅没在意地晃了晃手里的红包欣喜地说道:“五十块钱呢,姐夫……他太讲究了——”
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可“夫”字说出去已经收不回来了,只能尽量小声,她也怕爸妈听见。
可这话已经惹得她姐瞪了她。
“你就别长大啊——”
王亚娟没好气地嗔了她道:“都是有孩子的人了,还这样,看以后孩子怎么笑话你。”
“他才不会呢——”
王亚梅随手将红包收在了床头,她并不是见钱眼开的主儿,她欣喜的不是红包,也不是李学武给了她多少钱,而是这份心意。
她知道李学武不差钱,给这么多只能是看重这份感情。
帕孜勒的工资不老少,还有她父母的呢。
再说了,她上班这几年也攒下不少,说起来她长这么大还真没缺过钱花。
不过一次给五十块钱红包她还是第一次见,内心难掩欣喜。
“你是不是心疼了啊?”
王亚梅故意逗她姐,凑近了轻声说道:“他也给你零花钱吗?”
“你是不是皮子紧了?”
王亚娟瞪了妹妹道:“坐月子我就不敢收拾你了是吧?”
“我又没问别的——”
王亚梅委屈地看着姐姐说道:“你追他去了钢城,他也送你回家了,你们俩还清清白白的呢啊?”
“关你屁事——”
王亚娟没好气地刺了她一句,起身说道:“对孩子精心点儿。”
“你干啥去?”
王亚梅见她姐姐起身要走,追着出了房门,道:“不在家住?”
这个时候她父母也看了过来,见她拎了地上的行李眼里全是诧异。
“小娟,你这——”
“这次算公差,得去招待所报到,免费提供住宿的。”
王亚娟给母亲解释道:“等我放好了行李再回来。”
“就在家住呗——”
王母追了过来,关心地说道:“你的房间都给你收拾出来了。”
“集团有规定,出公差必须按政策办理住宿。”
王亚娟安抚了母亲,又看了父亲一眼,怕他多想。
“走吧,我送你过去。”
王父似乎是想开了,主动摘了衣架上的棉服和帽子,对爱人说道:“准备中午饭吧,回来吃。”
王亚娟默许了父亲的意见,拎着行李等在门口,看着父亲换鞋,听着母亲的唠叨和叮嘱,这一刻她觉得李学武说的话是对的。
她长大了,但也需要家人。
——
“哎哎哎——”
何雨柱以为自己眼花了,可再瞧见真是他,便赶紧摆手。
李学武从垂花门回身,见是他从倒座房里出来招呼便笑了。
“穿的跟新郎官似的,结婚啊?这么隆重。”
是瞧见傻柱穿着干净整洁的中山装,不是干部胜似干部了。
“哎!真叫你说对了!”
傻柱嘿嘿笑着走过来解释道:“不过不是我当新郎官,是我徒弟马华,今天是他的正日子。”
“哦——”李学武眉毛一挑,问道:“你这是刚给那回来?”
“当师父的总得矜持些。”
傻柱咧着大嘴笑了,道:“我给他当证婚人,不能喝的五迷三道的,赖在那不走,多叫人寒碜。”
“呵呵,行啊,懂事了啊。”
李学武故意打量他一眼,开着玩笑地讲道:“比以前强了啊。”
“嘿嘿嘿——”傻柱也不以为意,瞅着他问道:“你这是刚回来?”
“上午回来的,去集团开了个会,刚结束。”
李学武抬手示意了家里,道:“看看老太太,你忙着吧。”
“行了,你等会过来啊。”
傻柱见李学武的母亲从屋里迎出来了不好再继续打扰,同刘茵招呼了一声,又叮嘱了李学武一句。
他示意了身后的倒座房,叽咕叽咕眼睛便转身回去了。
这房子明明是在李学武的名下,现在赶像他家的了。
“咋突然回来了?”
刘茵接着儿子了,打量着他,有些惊讶地问了一句。
李学武看着母亲笑了笑,解释道:“回来开会,过几天出国。”
“这就要出国了?”
刘茵还是很担心,觉得哪好都不如家好,脸上没有任何儿子能出国公务的荣耀。
母子两个边说边进了屋,冬日里的四合院就是这样,着阳的时候暖和,不着阳的时候阴冷。
即便屋里烧了土暖气也依旧带着几分阴冷。
这阴冷不是屋里的温度,而是心情,是太阳西斜的感受。
南屋传来了大嫂的招呼声,说着话便见她从里屋走了出来。
“回来咋不提前打个招呼呢?”赵雅芳笑着问道:“多暂到家的?”
“上午就到了,先回的家。”
李学武笑了笑,同她们一起进了北屋,对同样关心他的老太太也一起解释道:“下午开了个会。”
“真不够你忙的了。”
赵雅芳穿着厚厚的睡衣,即便屋里的温度足够她也攥着手。
这就是生孩子的代价了,冬天肢体冷是身体亏了的表现。
“忙点好,忙点好。”
老太太放下手里的烟袋,示意他坐近点说话。
李学武挨着炕头坐了,同母亲和大嫂问道:“李悦睡着了?”
“哎呦,别提了——”
刘茵苦恼地回过头,解释道:“大的睡着了小的磨,等把小的哄睡着了大的又醒了,这个闹腾啊。”
“呵呵呵——”李学武笑着看了大嫂问道:“看着你是瘦了?”
“睡不好觉能不瘦吗?”
赵雅芳搓了搓自己的脸,说道:“我都觉得自己老了十岁。”
“这一个跟两个可不一样。”
刘茵长出了一口气讲道:“越是这时候越想着我大孙女的好。”
“要李宁的时候我还担心你们照顾不过来,可结果就属李姝乖巧,真没给你们添什么麻烦。”
“小子是真淘啊——”
她揉了揉自己的脑袋,道:“也不跟你招呼,别着脑袋就给你翻箱倒柜,要不就是出去走去。”
“现在你爸都告饶了,再这样下去必须分房睡了,他要去前院。”
“呵呵呵——”
李学武听着热闹,看向母亲问道:“李雪不回来睡啊?”
“她也怕睡不好——”
刘茵叹了口气,解释道:“这不嘛,一上秋就给你后院炉子烧上了,自己搬后院去住了。”
“我也想好了,再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她给赵雅芳讲道:“不行就我带着老大睡这屋,让你爸去前院。”
“别了,我奶也受不了。”
赵雅芳苦笑道:“李唐半夜里老起来玩,哄都哄不着。”
“让老太太去后院吧。”
刘茵长出了一口气,道:“去跟李雪做个伴,她一个人住在后院我老是不放心。”
老太太倒没在意睡在哪,磕打磕打烟袋锅子对二孙子问道:“你这次回来是准备出国了?啥时候走啊?”
准是听见院里娘俩说的话了,这才问了一句。
眼瞅着六十多岁的人了,烟袋锅子一辈子没离开手,耳不聋眼不花,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23号出发,先去港城。”
李学武不觉得老太太问的烦,仔细介绍了相关的行程。
也不知道老太太听得懂听不懂,反正是点头了。
“哎呦,一去这么老些天。”
刘茵不舍地问道:“回来还得绕道吗?得耽误不少时间吧?”
“这得看安排了,我们去的时候随团,回来的时候也一样。”
李学武尽量宽慰母亲,也尽量把话题往家里人身上引。
父亲李顺算是从山上的研究所回来了,不过还兼着副所长。
这倒是回来以后给的职务,以前中医院这边没正式承认山上的派出研究机构。
从今年开始,山上的中草药种植有了营收,也成了中医院的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