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开工大吉 (第3/3页)
李怀德拍了拍李学武的胳膊,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本来是打算明天一早同你吃个早饭的,也让你有时间回家看看孩子,现在看来得等下次了。”
“那就下次,咱们一起吃早饭。”
李学武笑着看向其他班子成员道:“也欢迎大家到辽东吃早饭。”
“呵呵呵——”
知道李学武要连夜乘飞机回钢城,参加明天上午举行的竣工仪式。
所以大家都没急着离开,就算不主动过来道别,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碍眼。
至少要保持表面上的团结,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老李也不介意落了他们的面子。
谁都知道,李主任最爱面子了。
“好了,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李怀德做了最后的总结,送了李学武出门,道:“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卜清芳和陈寿芝同来时一样,随着李主任一起送李学武到楼梯口,又同李学武一起下了楼梯,送他到楼门口。
陈寿芝还要组织会议结束后的工作,所以他只送李学武到上车,而卜清芳则要送李学武去机场。
“没必要这么大费周章。”
李学武笑着同陈寿芝握了握手,又对要上车的卜清芳讲道:“我们自己走就行了,你也早点下班休息吧。”
“不差这一会儿了。”
卜清芳拉开车门,隔着汽车看向他讲道:“一会儿送你回来,我让司机直接把我送回家。”
她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笑着讲道:“其实这个点儿回不回家真没必要了,还折腾孩子,算了,还是回来。”
“我们一会儿都去招待所。”
陈寿芝送了李学武上车,同卜清芳玩笑道:“我就不等你回来睡觉了。”
“去你的,老陈你学坏了啊!”
卜清芳白了他一眼,弯腰上了汽车,隔着李学武指了指陈寿芝。
两人表现出来的关系还算融洽,至少在李学武面前是这样的。
大红旗在灯火通明之间缓缓开出办公区,穿过路灯照射的厂区公路,在保卫敬礼和注视下出了大门,逐渐加速。
机场,红星一号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准备,备勤的机组人员上岗,将护送李学武同秘书张恩远飞回钢城。
匆匆回京,都没来得及看看孩子,更没见着早晨的太阳。
也许这就是红星一号公务机存在的意义了,李学武也从父亲和丈夫的身份向更为重要和需要他的角色转变。
——
“真不准备鞭炮了?”
张兢同孙佳确定着最后的细节,看了眼轧钢厂的厂区,确实跟京城红星厂不一样。
红星钢铁集团发展于红星轧钢厂,再往前的历史就不用说了,一厂、二厂、四厂合并的过程过于复杂。
而成立红星钢铁集团,红星轧钢厂才是主体,是根本,是关键业务。
但从三年前制定发展规划,确定红星轧钢厂向钢城转移,轧钢和冶金项目实现最优整合,同时带动和发展其他项目,组建集成式、现代化工业区后,京城红星轧钢厂的命运也开始了倒计时。
同样的,轧钢业务也从那时候开始,不再是集团的唯一的核心工业。
轻重工业混合发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结构成为了集团的发展目标。
组建专业的、现代化轧钢工业成为了集团的一项重点工作。
红星轧钢厂不是倒闭了,也不是消失了,而是化作星火,点亮了整个集团。
原有一万三千多人的职工数量,直接参与生产的工人超过八千这个数字。
现如今实现全面竣工,最后一件机械设备安装完成的钢城轧钢厂继承了红星轧钢厂的辉煌,可总人数才八千人。
其他的工人和干部就是那星火,散在了集团的各个角落,也成为了支援其他兄弟单位的骨干力量,更是支持京城工业组建新京城第一轧钢厂的支柱。
从今天开始,京城红星轧钢厂正式迈入倒计时,钢城红星轧钢厂也开始倒计时,准备承接各方赋予的生产计划。
其实京城红星轧钢厂的工人已经协调走了很多人,只有主要工业还吸纳着最为主要的工业,其他人多是去了新京一厂。
很多工人无法接受去钢城工作,背井离乡,远离家人,通勤千里的困难。
同样的,集团对工业企业的期望和目标也让很多老工人望而却步,主动选择了去新京一厂工作。
虽然他们舍不得红星钢铁集团的待遇,更舍不得这里的工作环境。
不过有消息传出来,京城工业对新京一厂的管理交接还要晚一点。
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京城工业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或者有别的目的。
太简单了,红星钢铁集团发展的真好,轧钢工业如此完备,产品尤其丰富,新京一厂作为红星钢铁集团的亲骨肉,虽然改了姓氏,总有血缘关系吧。
这种东风不借,这种便宜不占,是不是有点太亏了?
如果能在完成京城工业交给的生产计划,并且有条件承接红星钢铁集团给予的生产任务,那就太好了。
红星钢铁集团这边也有意保持对新京一厂的影响力,直接表现在对工人的关心以及照顾。
同时,新京一厂保持生产能力,也能在未来给红星钢铁集团在华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助力。
所以说,在京城红星轧钢厂即将关闭的时候,在钢城红星轧钢厂即将开始运营的时候,京城工业同红星钢铁集团开始了最新合作项目的谈判工作。
毕竟红星钢铁集团要在京城立足,这里还有很多轻工业和办公区域。
集团的工人新村也在这里,整个亮马河生态工业区也受对方管辖。
所以关系要相处好,大家也都是熟人,谈判进展主要是围绕以未来的合作,京城工业也要主动配合红星钢铁集团对未来的展望和安排来展开的。
双方都希望彼此过得好,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下,合作自然是好谈的。
在今天的钢城轧钢厂竣工仪式上,就有京城工业的代表来参加。
他们是提前来的,不像是李学武这么赶。
其实李学武也是提前做了准备,是集团临时招他回去开会,所以才连夜飞行。
说这个时代能坐飞机的人不是很多,可对于飞行通勤来说,李学武还是不喜欢,因为再好的环境,再好的服务,也抵消不了这种疲惫感。
他上了飞机就睡了,可四个小时候以后又不得不醒,等到了冶金厂再想睡就不成了。
不是下面的人麻烦他,而是睡不着了,太阳一出来,他就没了睡意。
作为今天的主角,他要代表集团在仪式上做讲话,邝玉生也做了准备。
他代表集团讲展望,邝玉生代表轧钢厂做表态,活动是从九点开始,可他们是要从早晨七点做准备。
“您的眼睛有点红啊。”
周佩兰看了看换好了衣服从办公室出来的秘书长,提醒道:“要不您再休息一会儿?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会呢。”
“算了吧,没时间了。”
李学武看了看手上的手表,道:“这会儿客人们都已经来了,我要再不出现,人家要说咱们慢待客人了。”
“张主任已经过去解释了。”
周令华从办公室里出来,看向他汇报道:“您还有半个小时做准备。”
“嗯,沈飞的王厂长来吧?”
李学武走进大办公室,这里是此次活动的筹备办公室。
王珉给他递了一份名单,是目前为止已经决定要出席活动的单位名册。
李学武随意地翻开看了看,点头说道:“多少我都记不住,你们看着准备一下,每个单位,每个来参加活动的个人都要有一份礼物。”
“搞的实在一点。”
他提醒了一句,笑着说道:“又吃又拿的,回去也好帮咱们说说好话。”
“张主任已经准备好了。”
周佩兰看他的领子有些歪了,手指了指他提醒道:“用不用我帮您?”
“王珉来,他手方便。”
李学武点了离自己最近的王珉,并没有用周佩兰。
这种尺度的注意他还是能考虑到的,他都无所谓,主要是周佩兰还年轻,没结婚的大姑娘不好跟他扯出什么纠葛来。
最好不要有闲话产生。
“您的这身衣服真是立整——”
王珉笑着看了他,开玩笑道:“尤其是您的身高,真挺衣服啊。”
“等下次有机会换你上去发言。”
李学武逗了他道:“不过你得给我争点气,刘教授说你嘴皮子利索了,业务上没有一点长进。”
周佩兰四人到李学武这里工作,还有一份福利,那就是教授的培养。
是李学武为了培养他们,请了学院的教授一对一帮扶培养。
他们要定期向教授们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学业进程,算是研究生步骤了。
没有本和证明的研究生,多少年也不知道,就看他们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周佩兰是他们中唯一一个特别努力的,这一点李学武都承认。
李学武只在办公室待了一会,同四人说了会话,放松了一下心情,便带着他们往楼下走去,车已经在等他了。
活动就在轧钢厂的大院里,现代化厂房作为背景,早有高台搭就。
下面没有桌椅板凳,大家站在听,但中午可以坐着吃。
待客之道嘛,总得有的。
“秘书长,该您上场了。”
轧钢厂竣工仪式,也是试生产开工活动的主持人是集团驻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兢。
活动部分讲话的时间很短,所以没有更多的准备。
张兢做了简短的介绍,李学武便在一众目光的关注下上了台。
他首先向今天来参加活动的客人表示了欢迎,又简短阐述了集团对钢城轧钢厂的期望和关注。
邝玉生的表态发言比他的讲话更短,声音倒是很洪亮。
仪式结束后,是参观环节,李学武在这一期间与受邀前来观礼的沈飞副厂长刘新展开了彼此都期待的对话,正式向对方传达了集团愿意合作的回复。
同时,刘新也确定,回去以后将会尽快组织专家组和领导与红星钢铁集团开展谈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