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开工大吉 (第2/3页)
区大门口的保卫见到大红旗靠近,及时按下了横杆抬起按钮,同时与其他保卫人员一起打了敬礼。
李学武看着精气神十足的保卫,微微点头,这是他以前的兵了。
“栗海洋跟我说,他的很多工作方法和习惯都是跟我学的。”
汽车进入厂区,李学武转头看向卜清芳讲道:“看来我得收收学费了。”
“那多费劲,你去职业学院开个班得了,这样赚的更多——”
卜清芳玩笑着看了他,道:“我相信很多人愿意为这样的知识付费。”
“当然了,也包括我。”
就在大红旗稳稳地停在了主办公楼门前后,她在下车时笑着对李学武讲道:“到时候给我留个前排的位置。”
“行,到时候也让你去讲讲——”
***
“秘书长,领导在三楼会议室。”
主办公楼门前,陈寿芝匆匆地从大厅里赶了出来,同卜清芳点头后,看向李学武汇报道:“专家在会客室等候。”
“我知道了。”李学武点点头,边迈步往楼上走,边问道:“上官琪同志到了吧?”
“是,她也在会客室。”
陈寿芝只落后他半步,领先卜清芳半步,三人成前后、左右地队形上了三楼,一路上就没断了信息对接。
后世也叫对齐颗粒度。
从楼下看,主办公楼四层建筑灯火通明,有领导加班,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一些部门负责人都主动留了下来。
他们也知道,一般情况下领导开会时不会这么快做出反应,怎么都得等明天早晨再下通知给他们了。
但防备的不就是特殊情况嘛,万一今晚的会议有涉及到他们的内容呢?
如果能及时出现在会议室,或者在会议刚刚结束的时候出现,这可是加分项,代表了他们工作认真,有打硬仗和大仗的心理准备和基本素质。
让领导信任和放心,是他们追求工作进步的首要条件,不然又怎么能得到表现的机会呢。
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临时加班,办公室里只留下了值班人员,其他工作人员正常下班,他们是不用等会议反馈的。
这就是普通职工的好处了。
该走的都走了,该留的都留了,整栋办公楼人不少,却十分的安静。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三楼会议室,而三楼会议室正在等着某个人。
“秘书长好——”
三楼走廊尽头便是小会议室,也是管委会班子成员开会的位置。
有守在门口做服务工作的秘书率先看到了龙行虎步带着两位副秘书长走过来的秘书长李学武。
他们主动地问好,同时分站在了两边,给他留出了通过的位置。
李学武微微点头,迈步走进了铺着暗红色地毯的集团最好的会议室。
会议室灯光比走廊的灯光要亮,他有点不适应,但还是努力看向最前面。
李怀德就坐在那,微笑着同他点头,道:“看看,说曹操,曹操到。”
“呵呵呵——”
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轻笑声,众人的目光也随着秘书的问好集中在了走进会议室的李学武的身上。
“曹操应该没我快。”李学武走到自己的位置坐好,由着张恩远麻利地将他的笔记、文件以及保温杯摆好。
张恩远这个秘书做的很合格,两位副秘书长在会议室门口便停住了脚步,他是跟着李学武进的会议室。
就在李学武同其他集团领导寒暄的片刻工夫,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连两位副秘书长都没有资格进入会议室,张恩远自然也没有资格留下。
所以在准备好李学武需要用的东西,他便快速地撤出了会场。
守在门口的秘书见他出来,便将会议室的大门轻轻地关上,代表今晚的会议正式开始了。
***
“好,咱们终于把秘书长等回来了,那就开始今晚的会议。”
李怀德看起来并没有受假签字的风波影响,总结了大家同李学武的玩笑,也逐渐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他端正了坐姿,看着众人做了简短的开场白,这才抬手示意了李学武的方向讲道:“时值岁半,钢城传喜讯。”
“想必大家都想听听秘书长对此事的意见和看法,毕竟他在现场。”
说到这里,李怀德又看向李学武讲道:“秘书长,我和其他同志都看了你提交上来的两份报告。”
“这么急匆匆地招你回来,也是大家就两份报告的重视和关注。”
他的目光扫了众人一眼,又看向李学武讲道:“能不能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同时也讲一讲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意见,好吧?”
“好的,李主任,诸位。”
李学武微微点头,再扫了众人一眼后,低头看了手里早就准备好的文件,按照李怀德的要求,做了详细的报告。
主要是针对钢飞专家组提供的生产报告和双方深度合作的可行性论证。
李学武的汇报主要是对这两份报告的产生环境和目标进行进一步地阐述。
他到办公室的时间是8点10分,张恩远特意看了手上的时间。
会议结束的时间是凌晨0点49分,这场合作项目工作会议足足开了四个多小时,几乎所有人的精力都耗尽了。
工作讨论会,尤其是沈飞的项目具有拓展性,主要是针对技术合作层面。
几乎所有班子成员都对这次的合作给予了厚望,与自己主管的业务或者部门有牵扯的,更是表现的积极。
不是说红星钢铁集团发展了这么久,大家依旧羡慕沈飞这样的老大哥。
是对专业技术的渴望和专注,是红星钢铁集团发展过程中,这些集团负责人对机遇的敏感和追求。
沈飞的规模大不大?
当然很大,可以说非常大,也就是目前的企业经营体制较为僵化,还没有完全放开,提出集团化经营的概念。
如果按照集团化的规模演变,包括沈飞在内,红星钢铁集团接触过的津门水产、京城汽车和京城二汽都有能力和资格组建集团公司。
沈飞具有如此规模的技术储备和生产合作需求,两个托拉斯型巨无霸企业之间展开试探性的初步合作,你说红星钢铁集团应不应该重视?
在会议上,李学武先是介绍了沈飞采购的汽车项目,以及关注的特种金属和机加工项目情况。
在介绍他参加J-8试飞活动的时,李学武特别强调了J-8项目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时代考验的重要性。
是向集团所有领导解释清楚了该项目的关键,这才开始介绍与沈飞展开合作的关键和优势。
李学武考虑问题和关注的方向是所有集团班子成员要听的重点。
没让他们失望的是,李学武将集团与沈飞的合作作为集团在辽东工业企业融入本地工业圈的一个机遇。
他到辽东工作以后,一直都在寻找和等待这个机遇,没法说辽东工业有没有在这次的合作中出力,但他坚信,红星钢铁集团能同沈飞开展合作框架协议谈判,并开始全面合作是多方希望看到的局面。
红星钢铁集团拥有成熟且现代化的管理优势、生产能力等,最关键的是市场转化率,以及经济建设能力。
设计和制造飞机也需要成本的,只依靠上面的拨款,经费不足的弊端已经考验了沈飞多年。
现在上面稍稍放松口子,给了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机遇,沈飞当然希望找个好师父,最好是那种狠能赚钱的。
这不嘛,红星钢铁集团出现了。
工业圈都在看着红星钢铁集团,这是京城工业圈异军突起的典型。
这么说吧,红星厂晋级成集团企业,就好比屌丝逆袭那么爽。
在阐述技术合作部分时,李学武特别提出了布局航空领域,抓住机遇,积极加速推进钢飞发展的展望。
要想吃透航空和飞行器领域的技术光靠积蓄大学生闭门造车是要不得的。
原始技术积累不足,就算有了大学生的发展土壤,缺少种子也是不成的。
所以要引进技术,学习技术,还要不断吸纳人才,与先进的工业企业以及兄弟单位展开跨工业领域的合作。
这一点反馈给红星钢铁的是:能增加集团影响力和联合工业的厚度。
集团班子成员分别做了提问和意见阐述,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研究,最终决定由高雅琴、程开元以及李学武共同组建谈判领导小组展开前期工作。
同时由集团管委会主任、总经理李怀德授权,李学武将代表红星钢铁集团正式回复沈飞的合作邀请。
至此,李学武组织相关人员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合作项目正式立项了。
至于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合作,合作的目标是什么,这还得等谈判的结果。
这只是立项而已,万里长征第一步,距离谈目标还远着呢。
“怎么样?今晚留下,天亮再回去?”李怀德主动走到李学武的身边,同他握了握手,问道:“要不要回家看看?”
“明天的活动不能缺席。”
李学武握着他的手,同时也向其他班子成员解释道:“我得尽快飞回去。”
“明早九点的活动?”
董文学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点头说道:“那你还真得抓点紧,要回家看看孩子,得尽快。”
“不回去了,太麻烦。”
李学武松开了李怀德手,看向董文学讲道:“一个月回来两次,等下次回来再看吧,先忙手头的工作。”
“秘书长辛苦了——”
程开元走过来同他握了握手,示意了站起身走过来的高雅琴讲道:“我和高副主任等着你的消息,随时准备去辽东与你汇合。”
“好,我会尽快确定见面的时间,一有消息第一时间反馈回来。”
李学武又同走过来的高雅琴握了握手,道:“那今晚就这样,我先去机场,能多一点时间也要留在钢城。”
“既然这样,那就祝你一路顺风,马到功成。”李怀德微笑着点点头,抬手示意了站在门口的刘斌讲道:“车安排好了吗?”
“卜副秘书长已经安排好了,车就在楼下。”秘书刘斌点头回答道:“您要我准备的夜宵也放在车上了。”
“是给你准备的,在路上吃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