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车坛三皇冠赛道 (第1/3页)
赛道旁边的酒店里面,陈向北坐在沙发上面看着媒体的夸张标题,脸上仅仅流露出淡淡的笑意。
F1东亚地区背靠背的两站结束了,接下来车队将进行跨洲际转场,不过陈向北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同技师组参与设备打包。
而是留在酒店的会客厅,准备接见来自于丰田以及华利方面的负责人。
上一站初步谈妥了HRT车队跟华利方面的合作,不过很多细节方面还没来得及执行,另外对于技术参与度双方还存在着理念分歧。
华利方面自然想要全面参与到F1赛车的研发,先不说能不能研发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单单一个F1厂队的金字招牌就有着十足的吸引力。
要知道F1不仅仅是汽车运动的巅峰,还是汽车技术的巅峰。
无数世界顶级车企花费天价参与进来,他们期望通过F1赛事给自己的品牌镀金,从而提升整体技术研发跟商业价值。
哪怕中期出现过熬不下去退场的画面,但只要有个机会又会再次一窝蜂的扎进来,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日企。
本田不知道来来回回打了几个转,就连丰田退场十来年之后,又跟哈斯车队合作再度卷土重来。
欧洲车企就更不用说,能叫出名字的基本上都有过F1参赛历史,无非就是看能不能混出成绩。
华利汽车目前处于快速膨胀期,他无论是收购沃尔沃还是入股HRT车队,本质上都是为了摆脱山寨廉价的形象,冲击高端跟高利润来实现品牌价值跟利益的正向循环。
只是HRT车队方面却不愿意这么快接纳,管理层跟股东方面给出了两个主要理由。
一方面是他们不相信华利的技术。
中方工程师确实吃苦耐劳以及物美价廉,可是放在F1研发里面你不能舍本逐末,造不出一辆好赛车再努力也没有任何价值。
另外一方面则是技术保护协议。
想想看华利集团全资收购沃尔沃,尚且没有办法插手北欧哥德堡研发中心,“偷学”点技术还得建造欧洲联合研发中心,然后双方再以合作形式成立子公司,最后才能把成果应用到子品牌领克身上。
整个融合过程,足足花了十几年,哪怕到了后世沃尔沃依旧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性。
现在华利集团不过仅占据HRT车队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就想要全面安插工程技术人员进来,凭什么?
陈向北的面子还没那么大。
所以这次会谈,主要商讨合作深入程度,以及华利工程师的安排。
陈向北跟华利这边的底线,就是模仿沃尔沃的合作模式,间接再成立一家子公司共同研发,双方都拥有对技术跟专利的使用权。
没办法,很多东西都是形势比人强,放在10年确实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本钱。
至于丰田集团来到韩国,则是商讨引擎跟赛车底盘的优化跟零件储备。
原本丰田集团裁撤掉了F1赛事部门,没什么太大的积极性跟HRT车队进行后续合作,基本上是陈向北这边催一下,那边动一下的场景。
但是现在不同了。
HRT车队连续两个分站冠军,就是对引擎供应商最好的招牌!
本田留给布朗GP的最后一舞,促成了他们日后重返F1围场的契机,并且再度跟红牛又一次开创了车队王朝。
身为老对手的丰田,骨子里面其实充斥着不甘心,只不过F1的投入太大又拿不到成绩,这才难以为继不得不退出围场。
如今局势反转,这辆赛车通过HRT得到了正名。
丰田集团期望通过深化合作,保持HRT车队在围场内的竞争力,只要能拿到车手或者车队总冠军中的一个,那么得到的品牌价值受益将填补以往的亏损。
只能说这个世界很现实,以往是HRT车队跑到日本求着本田车队合作,现在是对方来到韩国主动商谈升级研发。
竞技体育,成绩决定一切!
商业谈判一旦推动到实质化步骤,整个过程就充斥着勾心斗角,陈向北对于这方面并不擅长,他仅仅是在中间提供一个沟通的桥梁。
如何谈,能谈到哪一步,就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