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顾氏之名虽重,但却重不过九州一统(求月票) (第3/3页)
,兵锋直指辽国中京大定府。
此路大军,堪称西夏倾国之精锐。
其主力自西夏掌控的西京道东部重镇云内州,此地控扼黄河渡口,水草丰美,本是辽国西南面招讨司所在,如今却成了西夏东侵的前进基地。
大军出云内,并非直扑东北方向的中京,而是先向北,穿过阴山余脉的白道,进入敕勒川。
此举意在避开黄河与群山阻隔,利用草原平坦地势,充分发挥西夏铁骑的机动优势。
一旦进入广袤的漠南草原,数万铁骑便如洪流般滚滚向东,兵锋所向,正是辽国中京道西南门户——松山州。
攻破松山,便可沿土河河谷,直逼辽国中京大定府城下!
此一路,旌旗蔽日,马蹄声震天动地,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欲要一举捣毁辽国心脏的架势。
与此同时,西路偏师则由翔庆军都统军嵬名律令率领,自西夏掌控的黑水镇燕军司故地出发,向东掠过沙漠,目标直指辽国西北路招讨司所在的镇州。
这一路,虽兵力稍逊,却更具战略牵制意味。
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统辖着乌古、敌烈等众多部落,是辽国控制漠北、屏藩中京的重要力量。
西夏西路军的进攻,就是要牢牢拖住辽国西北的兵马,使其无法南下救援中京,同时试探辽国在漠北统治的稳固程度,若能趁机蚕食部分草场、部落,则更是意外之喜。
东西两路,一主一辅,一正一奇。
这是一个十分全面的战略。
光凭着这一点,其实便足矣说明如今西夏的人才同样也十分不凡。
就连此次进攻辽国都可谓是一个妙计。
因为他们需要转移内部的矛盾。
再加上需要开拓。
进攻辽国,对于西夏而言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好消息。
——战事骤起!
战报如雪片般飞向辽国上京与中京,狼烟顷刻间燃遍了整个辽国西南与西北边境。
辽国君臣虽早有防备,却也没料到西夏攻势如此迅猛,且选择的进攻路线如此刁钻,充分利用了其已控制的西京道作为跳板。
一时间,辽国中京道西南防线告急,西北路求援文书亦接踵而至。
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西夏铁骑卷起的烟尘之上,等待着辽国的反应,更等待着那蛰伏于南方,态度暧昧不明的大宋,最终会落子何方。
开封,太傅府。
顾鸿表情复杂的看着顾睿,沉默了良久之后,仍是忍不住的说道:“兄长,我等当真要进攻西夏嘛?”
他的语气十分沉重。
作为顾氏子弟,顾鸿与顾睿并不相同,他更心向于家族。
顾睿已经以顾氏家主之名和西夏签订了盟约。
此事更是被西夏宣扬的人尽皆知。
若是如此大张旗鼓的背盟.这对整个顾氏的声望将会造成多大的打击?
闻言,顾睿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岁月尘埃的厚重:“我顾氏之名虽重,但却重不过九州一统。”
“我顾氏一门,荣光千载。”
“所为何?”
他转过身看向了顾鸿,“凭的是我顾氏历代先人,从未将一家一姓之私利,置于这九州万民之上!”
“凭的是每当天下板荡、神州倾覆之际,我顾氏儿郎,总有人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这山河再铸,为这生民立命!”
顾睿的目光骤然锐利,:“你可还记得族史所载?”
“那一次次的乱世,那一代代的先人。”
“每每在乱世之时。”
“所为何事?”
他不需要顾鸿回答,声音愈发激昂,带着金石之音:“那一代代的先人心中装的,不只是我顾氏的祠堂牌位,更是这万里江山,九州共主之念!”
“我顾氏之名的根基,从不在那一纸盟约、一时虚誉,而在于心向九州,行合大道!”
“今日背弃与西夏之约,看似损我顾氏一时声誉,”顾睿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然此举,乃是为断未来巨患,为谋天下真正之安宁,为继承我先祖之心志!”
“此乃大义所在,纵千万人诋毁,我顾睿亦一力担之!”
“我顾氏,亦当如此!”
他凝视着顾鸿,眼神灼灼:“唯有心系九州,顾氏之名方能如日月之恒,光耀千古。”
“若只蜷缩于家门之内,计较一时得失,纵有虚名,也不过是无根之浮萍,终将被历史洪流碾碎。”
“鸿弟,莫要忘了。”
“我顾氏的祠堂里,供奉的从不是苟安之辈,而是为这片土地前仆后继的英魂!”
幽幽夜色之下。
看着顾睿头上那渐渐生出的白发,顾鸿愣了良久,终是微微点了点头。.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