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泰山封禅,君臣相映 (第2/3页)
,各地官员这才完全反应过来。
    刘保可是自幼跟在顾熙身边学习治世的!
    别人可能他们还不了解。
    但顾熙是个什么人他们还能不清楚吗?
    自此之后,群臣震颤.
    这新政再也没有了阻拦。
    ——阳嘉二年。
    刘保再次开启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
    他先是将一众因选举不实的官员全都罢免,随后又相继提拔官员。
    并将自己的乳母宋娥送出了皇宫。
    再次向群臣展示了自己要压制外戚的决心。
    此外,更是再一次整顿宫内宦官。
    朝廷肃然!
    并且刘保宣布扩建太学!
    他就真的好像继承了顾熙的一切优点一般,带头将整个大汉朝着兴盛的方向前进。
    ——阳嘉二年,陇西发生地震,天下各地亦有小灾。
    人心稍有悸动。
    如今天下百姓还有不少从昔年连续天灾之中活到现在的。
    对于天灾这件事本来就很敏感。
    刘保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刻亲自率领百官于洛水畔效仿顾熙祭祀,并宣布大赦天下,赐民爵。
    并赏赐八十岁以上的百姓一人一斛米、二十斤肉、五斗酒。
    九十岁以上的民众加赐二匹帛,三斤絮。
    致使天下尊老之德再次兴盛。
    人心瞬安。
    天下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并且,刘保还效仿昔年刘庄削减宫内开销,将各地上供来的无用之物,全都取消。
    只保留了些许。
    而这些东西亦是直接送往巨鹿,赏赐给顾熙。
    没错,这些年来刘保的书信和赏赐就没断过。
    几乎都是一些各地上供而来的特产和宝物。
    这些东西放在现代而言可能不值一提。
    但是在如今的这时代,这就是天大的恩宠!
    并且,刘保还增设太医,让他们前往巨鹿照看着顾熙的身体,态度十分坚决。
    这种变化是明显的。
    顾熙治世,确实也能打造出盛世。
    但摄政大臣治世与皇帝亲自治世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同。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不同之处!
    皇帝的所作所为。
    就是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
    各地祥瑞不断。
    昔年那个最巅峰的大汉好像真的回来了,甚至都已经有大臣提议让刘保前往泰山封禅。
    但刘保却将此事压了下来。
    ——阳嘉三年。
    回迁的部分北匈奴进攻车师后国,于伊吾屯田的顾寒联合敦煌太守裴岑率军驰援,大破于敌。
    并且天灾又止。
    在这种情况下,群臣再次上疏刘保封禅泰山。
    并且这一次。
    还有人说出了一个让刘保无法拒绝的理由。
    “昔年光武皇帝未能同忠武侯顾啸一同前去泰山封禅,此乃一憾。”
    “孝明皇帝未能同文成侯前去泰山封禅,此乃二憾。”
    “如今天下已有盛世之象,各地祥瑞不断,且太傅年事已高,以太傅对大汉之功,若无此封禅之事,岂不是三憾?”
    这一次,刘保答应了。
    顾易一直都在注意着整个大汉的发展。
    如今的大汉已经与原本的历史有了太大的差别,强上了不止一点。
    顾熙的出现,解决了刘保性格上的一些问题。
    造就了这个局面的出现。
    但要说这真的就是中兴但却还是差了太多太多。
    因为他们都没能解决掉最关键的问题。
    ——土地兼并。
    其实这也怪不得刘保和顾熙。
    当初那场连续不断的天灾,再加上东汉的核心体系,便注定会形成如今的局面。
    若是顾康在世的话。
    他或许能看出来这其中的隐患。
    毕竟他真的在治世政治方面属性达到了极致。
    而顾熙则不然。
    他确实是个六边形战士,各方面都算是称得上人中龙凤。
    但在单独侧重的方面,自然是不可能比得过顾康这种人。
    就连顾氏都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土地,便可以感觉出这其中的所以然来。
    这就是时代的产物。
    而且最关键的是。
    在顾熙多年的治理之下,如今大汉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引起如原本历史之中那么尖锐的矛盾。
    这个最核心的问题被掩盖于这盛世表象之下。
    顾易也不知道这会不会在将来引发出更大的矛盾。
    但很显然,这个问题就如同一颗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所引出的局变可能会远超原本的历史。
    消息迅速便被送到了巨鹿。
    顾熙也完全没料到竟会发生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