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泰山封禅,君臣相映 (第1/3页)
    顾熙说的不错,大汉的脚步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离去而停下。
    但自他离开庙堂之后。
    整个庙堂却仍是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气氛总是有些莫名的沉重。
    刘保真的已经成长起来了。
    他虽然很伤心,但作为帝王,还是负起了帝王的责任。
    就在顾熙离开洛阳的没几日后。
    他便宣布改元“阳嘉”。
    向天下表明——
    大汉的新时代,彻底到来了。
    巨鹿。
    顾熙这一路返程,凡到一城,百姓、官员无不是自发前来相送。
    但若说哪里的百姓最为开心。
    自是冀州。
    顾氏于整个冀州的声望之高,远超旁人想象。
    在昔年那连续的天灾之中。
    整个冀州便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州郡,顾氏在这其中发挥的努力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尤其是巨鹿百姓。
    这也和顾氏一向的政策有关。
    当田地无产之时,顾氏往往会救助百姓,收购他们的田产,甚至是借粮种给百姓。
    且这些年来。
    顾氏从未停止过于巨鹿之地施恩于民。
    这种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
    当巨鹿百姓听说顾熙回到巨鹿之时,纷纷前来相迎。
    顾熙此时的表情也是格外复杂。
    他通读顾康当初留下的典籍,其中自然也包括家族的族史。
    忽然间他便想起了顾康当年临终前说过的话。
    巨鹿乃是心安之地。
    若是以往,顾熙是绝对没有这般心境能领略出这句话的深意的。
    但如今他还真的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
    当他踏入巨鹿的这一刻起。
    整个人心中的躁动,就瞬间平静了下来。
    庙堂争斗;
    朝野状况;
    天下时局。
    等等这一切伴了他数十年的问题,竟真的在心中渐渐隐去,整个人也完全放松了下来。
    这注定是一件,震动整个冀州的大事。
    各地官员,还有豪族。
    几乎全都前来拜见顾熙。
    顾熙也并没有任何架子,亲自接见了他们。
    他整个人好像都变了。
    再也没有了昔日于朝堂之中的那种凌人的锐利。
    但举手抬足之间却还是能给众人带来很大的压力。
    这就是顾熙于整个天下的地位。
    哪怕他如今已经离开了庙堂,但却也根本没有任何人敢小觑顾熙。
    这场盛大的交际场面持续了数日。
    而随后,顾熙也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他真的静下心来。
    开始琢磨起了,左雄提出的政策。
    这注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顾熙的水平不及顾康的,他只能一点点的去想。
    根据这些年来治世的经验。
    细细的去考虑其中的各种问题。
    ——阳嘉元年,春。
    刘保就如原本的历史之中一般册立梁妠为皇后。
    但不同的是他却实行了如当初刘庄时一样的制度,根本没有赏赐外戚的打算。
    只是偶尔会和梁妠商谈国事。
    而也正是在此事之后。
    新制,再次开启。
    顾熙的离朝,确实是让刘保有了很大的转变。
    他的依靠没了。
    刘保不得不亲自面对一切问题。
    但或许是为了不让顾熙失望,刘保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太勤奋了。
    真的就如同当初的孝明皇帝孝和皇帝在世之时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
    整个大汉朝的新政就如同潮水一般向四地蔓延。
    任何时候的改制都注定会引起一场全面的大地震。
    但刘保显然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他于天下颁布诏令。
    但凡敢有不遵法令之人,皆处重罚。
    不过这件事注定是要有麻烦的。
    哪怕是当年的刘秀再行度田之时,都会有种种麻烦,更何况刘保?
    这种事,注定见血!
    而且最关键的是,随着顾熙离开了洛阳越来越久。
    这始终悬于百官头上的利刃渐渐散去。
    百官们的心思也是自然活跃了起来。
    当下便有人联名上书,言新政之弊人心浮动之类的芸芸,想请刘保收回诏令。
    但刘保的处理方式着实是惊到了所有人。
    这其实只是百官的试探。
    但刘保却仿佛是知道这种扣子绝对不能开一般,将所有反对此事的官员或是罢免或是降职。
    此事一出,天下震动!
    皇帝的雷霆手段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直至这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