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酬功代价 (第2/3页)
证军户们能有基础的政治特权与经济收益。
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军户享有军事优先带来的政治、经济特权,整体迁徙难度并不算大;官奴没有人身自由权,自然也不存在迁徙的难度。
唯一的迁徙困扰来自官佃,官佃不是农奴,虽然不能自由迁徙,可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太大。
让目前耕熟土地的官佃迁徙去朔方七郡,这会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未被迁徙的官佃人户,也会担忧顾虑此事,进而生产效率下降。
到了赵基目前的地位,他已经不是那么的在乎什么公平。
他在乎的是一个事件对整体稳定性、生产力的影响,他现在追求所谓的正义,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中低层,以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
现在也是一样,目前各郡的官佃不适合远距离迁徙。
采用招募、自由响应的方式……也不行,赵基太清楚县一级官吏的操守,这些人保准会强行摊派,强令治下官佃响应迁徙,否则就会刁难。
一处如此,处处如此。
所以对整体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亦然存在,没必要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
因此,为了稳定迁徙、充实朔方七郡的五万户军户,今年与许都朝廷开战,一定要抢来最少二十万户人口!
二十万是最低的数据,算上人口迁徙折损,以及家庭重组,这次再怎么也要抢二十五万户!
有这些人口充作官佃,才能稳定住七郡五万军户的军心!
二十五万户,最少四十余万男女青壮……赵基感到压力很大。
这还是没有扩军,只是调整原有军队带来的人口压力。
这轮压力之后,随着五万余军户迁徙到朔方七郡,余下河东三郡、关中四郡的财政收入都能翻倍收入。
郡县两级的财政好转,地方水利、基础设施也就能加速恢复。
扣扣算算之余,赵基越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根本不是什么讨贼大义,而是怎么满足日益壮大的战争机器。
随着军吏阶层的关系日益牢固,对赵基而言,现在军队有一种神经组织聚团形成脑回路、群体意识的紧迫感。
或许两三年后,军中会自发形成一个个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言人。
而自己,虽然还是军事统帅,但必须平衡军队与地方的财政分配。
限制军队,才能保证地方能休养生息,日益壮大;否则军队这头怪兽成长到极限后,会吞没一切,包括自己。
“太师,吕太保使者已过稷山,夜宿绛邑馆舍。”
天色已晚,赵基饮水思索之际,温恢拿着一页纸张来见,这页纸张就夹在文件夹中。
“文曼怎么还不睡?”
赵基接过纸张阅读,见吕布使者是个陌生人,不由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