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疆国策:驱胡复汉,均田安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疆国策:驱胡复汉,均田安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疆国策:驱胡复汉,均田安民 (第1/3页)

    “轰~”

    一声巨响震彻庆阳府,北门的城楼在北疆军的轰击下轰然倒塌,砖石飞溅,烟尘弥漫。

    越来越多的北疆士兵从豁口处涌入城中。

    失去了城墙的庇护,这些临时征召的民兵完全不是北疆军的对手。

    溃散的金军民兵被一一俘获,有的跪地求饶,有的试图反抗,却都被北疆军士兵制服或射杀。

    北疆军迅速控制了全城。

    李骁身披暗金龙纹甲胄,骑着战马,缓缓进入庆阳府,身后跟着亲卫,黄色日月战旗在他身后飘扬,宣告着这座城池的易主。

    “传本都令。”

    “严守城中府库、粮库、兵械库,防止败军作乱。”

    “战俘全部押往城北营地,老弱病残遣散回乡,青壮编入库里军,随我大军南下。”

    “城中富户宅邸,尽数查抄,钱财充作军饷,粮食补充军资。”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的执行下去,在战后处理的问题上,北疆军早就形成了一道固定的机制,不用李骁费太多心。

    城北营地很快挤满了被俘的金军青壮,他们看着眼前的北疆军,眼神中满是恐惧,却也不敢反抗,毕竟能活下来,已是万幸。

    城中的富户宅邸则成了查抄的重点,北疆军士兵破门而入,将金银珠宝、粮食物资等等尽数搬出,富户们哭天抢地,跪地求饶,也被士兵们强行带走。

    女子充军,男子贬斥为矿奴,若有反抗,当场斩杀。

    夜晚,北疆军将士们围坐在篝火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贵族小姐相陪,嬉笑声不断。

    连日行军征战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李骁则是待在刺史府中,刘永吉的小妾和女儿,一左一右被李骁搂在怀中,颤抖的伺候着。

    殿中还有和他们一样,都是城中贵族官宦家的小姐、小妾,此时都成了北疆军将领们的战利品。

    “大都护,庆阳府中粮食不多,府库中的粮食加上从那些大户人家府中搜刮出来的粮食,也不过两千多石。”

    “不过倒是找到了不少的绫罗绸缎~”

    听着度支司参军韩玖远的汇报,李骁一手啃着羊腿,另一只手则是不安的在小妾衣服里游动着。

    仿佛早有所料似的说道:“宋军北伐,关中的粮草定然运去了宝鸡、秦州。”

    “不过,绫罗绸缎可是好东西啊,立刻将所有缴获来的绸缎全给将士们发下去。”

    北疆军穿绸缎,自然不是因为显贵,而是保护自身需要。

    将绸缎贴身穿着,万一弓箭穿透了甲胄射进了肉里。

    有着绸缎缓冲,在拔箭的时候,便能减轻箭头上的倒钩对士兵造成的二次伤害。

    所以,北疆军对绸缎的需求很大。

    李骁此次南下,也是为了打通与宋国的商路。

    用北疆的商品去交换宋国的茶叶和绸缎。

    “大都护英明。”韩玖远恭维一声后,便继续汇报此战缴获情况。

    而就在这个时候,负责管理战俘的千户王大贵走了进来说道:“大都护,有一个老头要见您,自称叫做蒲元寿。”

    “末将找人打听了下,都说这人是关中大儒,在庆阳府周围颇有声望。”

    “关中大儒?”

    李骁眉头微皱,随即笑道:“有意思,带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名身穿青色长袍、五十多岁的老头被带了进来。

    他虽年纪不小,却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挺胸抬头,一副傲气的样子。

    刚踏入大殿,北疆将领们的目光便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那目光里有审视、有不屑,更有久经沙场的锐利,寻常人怕是早已被这股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蒲元寿虽然面不改色的模样,但心里也有些发虚,有种忽然迈不动腿的感觉。

    只能在心中给自己打气道:“不过是些北疆蛮夷,就算手握兵权,又懂什么礼仪纲常?不能跟他们一般见识。”

    “当年中都来的王爷见了老夫,都要起身相迎、客客气气,老夫岂会惧他们?”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主位上的李骁身上时,却忍不住愣了愣。

    眼前的年轻人,不过二十余岁,面容坚毅冷峻,眉宇间虽带着几分英气。

    这模样,与他此前听闻的“北疆凶酋”形象,实在相去甚远。

    当然,要是他对旁边两个女子不那么粗鲁,而是红袖添香的话,就更像个世家子弟了。

    “你就是李骁?”蒲元寿问道,主要是怀疑是不是像曹操那般找人假扮自己呢。

    “大胆!”

    王大贵瞬间怒喝:“竟敢对大都护直呼其名,找死不成?”

    李骁却抬手拦住王大贵,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语气不咸不淡:“蒲先生倒是好胆量,在我北疆军的大营中,还敢如此端着架子。”

    蒲元寿依旧硬着头皮道:“老夫行得正坐得端,一生秉持孔孟之道,何惧之有?”

    “老夫倒是想问问李将军,你可知道你们北疆军正在干什么?攻破城池便劫掠富户、贬人为奴,这般残暴行径,与乱世盗匪何异?”

    “乱世盗匪?”李骁哈哈一笑。

    “看来,蒲先生是来问责于本都的?

    说着,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骤然变得锐利:“但你怎知我北疆人不是匪?是什么事情让你有了错觉,把我北疆军当成了良善之辈?”

    “是我李骁的汉人出身吗?”

    “蒲先生,你一直都是这么勇敢的吗?”

    蒲元寿皱眉,不解问道:“什么意思?”

    “本都是说,当年金国南下中原,铁蹄踏遍黄河两岸,烧杀抢掠,无数汉家百姓家破人亡。”

    “不知那时,你是不是也像今天这般勇敢?有没有站出来怒骂金军的残暴?”

    蒲元寿脸色微变,强辩道:“老夫那时还是孩童,自然管不了当年之事。”

    “孩童?”

    李骁摇了摇头:“不说当年,便说今天。”

    “金国的猛安谋克在关中作威作福,那些女真人视我汉家百姓为奴仆,抢我田地、夺我妻女,平日里欺凌杀害汉民,桩桩件件,你难道看不见?”

    “你怎么不凭着你的‘孔孟之道’,去劝那些猛安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