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疆军南下,关中颤抖 (第1/3页)
延安城。
风裹着黄土刮过,守军士兵们躲在城墙后面,缩着脖子,却没了往日的精气神。
“也不知道夏州战况如何了,好些天没有消息传回来了,别是出事了吧?”
“闭上你的乌鸦嘴,咱们可是有一万多大军北上,铁浮屠、铁甲兵、神臂弩兵,啥都有,那群草原蛮子见到这阵势,还不得吓得屁滚尿流?”
“那可不一定啊,听说北疆军可邪乎了,跟那些草原蛮子根本不一样。”
“连夏国都给灭了,兴庆府、西平府那么大的城,说破就破,夏国的军队根本挡不住。”
几名士兵聚在一起,压低声音说道。
其中一人更是神秘兮兮:“我听说啊,咱们送往大军的粮草,被北疆蛮子的骑兵给截了,死了好多人。”
“真的假的啊?”
“真的,俺婆娘家有个老叔,就是送粮的民夫,好不容易才逃回来,刺史大人把他们都关起来了,谁也不许透露,这叫啥~”
“扰乱军心!”
“对对对~”
这个士兵不断点头,眼神里满是恐惧:“北疆骑兵黑压压的一片,战马跑起来快的跟飞一样,刀快得能劈断铁甲,咱们总管大人的大军,会不会……”
“别瞎说!”
旁边的老兵狠狠瞪了他一眼:“让刺史大人听到了,非得治你个扰乱军心之罪。”
老兵却也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没多少底气:“总管大人可是咱们大金国的名将,定海神针。”
“当年去草原打那些蛮子,也是战功赫赫的,怎么会怕北疆蛮子?”
“是啊,说的没错,北疆军再凶,也不过是些草原蛮子,怎么可能打得过咱们大金的精锐?”
可他的话刚说完,远处的官道上就出现了一群人影.
那是些衣衫褴褛、浑身是伤的士兵,跌跌撞撞地朝着延安城跑来,甲胄破了大洞,有的还拄着断裂的长枪,一看就是败兵。
城墙上的守军瞬间紧张起来,络腮胡士兵厉声喊道:“来者何人?再靠近就放箭了。”
“别放箭,是我们。”
为首的士兵声音嘶哑:“我们是徒单拔护将军的部下,快开门。”
守军里有人认出了那士兵,还有好多个熟悉的面孔,赶忙喊道:“是自己人,赶紧去汇报刺史大人。”
随后,刺史派人出去一一验明正身之后,才打开了城门。
败兵们蜂拥而入,不少人一进城门就瘫倒在地,哭喊声、呻吟声混在一起。
延安府刺史急切地问道:“到底怎么了?总管大人呢?”
唯一的偏将抬起满是血污的脸,眼神空洞,声音带着哭腔:“败了……我们败了。”
“铁浮屠全没了,总管大人也……也被北疆人抓住了。”
“北疆军太厉害了,有能发出魔鬼叫声的武器,有重甲骑兵、神臂弩、还有很多很多骑兵,我们腹背受敌,根本挡不住。”
“什么?”
城墙上的士兵们瞬间炸了锅,刺史刚才还强撑的镇定荡然无存。
“果真如此啊~”
刺史绝望的闭上了眼睛,自从得知北疆军绕道秦直道,截断杀牛岭大军后路的时候,他便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赶忙封锁消息,派人去长安报信,请求支援。
同时也寄希望于完颜合达的骁勇善战,能挽回战局,创造奇迹。
但是可惜,大军还是败了。
“总管大人战死了?”
“一万多大军全没了?”
“北疆军这就要杀来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恐慌像潮水般淹没了整个城墙。
仅仅一个时辰,大军战败的消息就传遍了延安城。
百姓们紧闭门窗,商铺纷纷关门,原本热闹的街道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巡逻的士兵,却也没了往日的威严,脚步匆匆,眼神慌乱。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地面剧烈颤抖,卷起数丈黄土,铺天盖地如巨龙在大地上盘旋咆哮。
“轰轰轰轰~”
守军们爬到城垛上望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黄沙掀起的风暴之中,一片赤色与黄色交织,如潮水般朝着延安城涌来,旗帜招展,甲胄泛光,正是北疆军的大军。
那场面铺天盖地,仿佛要将整个延安城吞没。
守军们吓得浑身发抖,再也没有了大金军的傲气与威风。
有的手里的长枪掉在地上都没察觉,嘴里不停念叨着“完了,完了”。
“怎么办?”
“北疆大军真的杀来了?”
“咱们城中还有多少兵力?能守住城吗?”
“立刻派人去长安寻求支援。”
完颜合达的战败给了他们狠狠一击,清楚的认识到了北疆军的恐怖,能覆灭夏国绝不是偶然。
更不是夏国军队太弱,而是北疆铁骑太强了。
突然,有人指着北疆军阵前的旗杆,声音发颤:“你们看……那是什么?”
只见一根高高的旗杆上,吊着一个人,面容虽有些模糊,却能认出,正是完颜合达!
“是总管大人。”一个士兵失声喊道。
“大军真的败了,总管大人都被北疆人抓住了。”
“不要慌,北疆人只是骑兵厉害,我们不用出去跟他们打,只需要守住城墙,北疆人的战马爬不上来的。”
“没错,没错,北疆人不善攻城。”
“放屁,夏国都没了,兴庆府、西平府那样的坚城都被北疆人攻破了,我们延安府能挡得住几时?”
整个延安城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城中的正规军所剩无几,要么被调去南线和宋国军队打,要么随着完颜合达覆灭在了杀牛岭。
城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军队,其他的都是协助守城的民夫。
怎么打?
……
大散关,向北二十里出清姜河谷,便是大名鼎鼎的宝鸡,也就是古时候的陈仓。
当年安史之乱未平,因陈仓谐音沉仓,唐肃宗为图吉利,借‘鸡鸣祥瑞’之说,改名宝鸡。
由宝鸡向东,乃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无险可守。
大散关向南经陈仓道便能抵达汉中平原,所以,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次宋国北伐,西路军的主攻方向便是大散关,其次便是秦州(天水)。
金军更是在这两个地方大军云集,双方展开攻伐。
大散关的关隘前,喊杀声震彻山谷。
宋军的攻城锤一次次撞向厚重的关门,木屑飞溅中,金军的滚石与热油如暴雨般落下。
城下早已堆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鲜血顺着山道流淌,染红了河谷的黄土。
宋国四川宣抚使程松立于远处的高台上,手持令旗,厉声下令:“登上关隘者,连胜三级,赏钱百贯。”
“杀!”
宋国有钱,不吝啬用些许利益去激励士兵,可金军的抵抗远比想象中顽强。
已经被任命为陕西道兵马都总管的完颜纲亲自坐镇大散关,负责金国西线战事,指挥调度整个关中的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