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过渡 (第3/3页)
肩膀,又量了量他的身高,觉得少年郎的确到了年纪,便没有拒绝,带着张角出门,做起了游方郎中。
不过,
两个老鬼并没有一直带着张角。
毕竟生死相隔,阴阳有别,
即便他们仗着上帝的恩宠,比起一般死鬼,能在阳世享有更久的游荡,做更多的事情,
却也不能寸步不离的,照顾好一个十来岁的少年。
正好,
孙恩之所以迟迟不愿意收张角为徒,也顾虑着辈分的事——
巨鹿在漳水附近,
而漳水作为上帝的“龙兴之地”,自然少不了道士活动。
曾有道长见到张角后,对他的天赋心志很是满意,有意收他做弟子,为太平道培养全新的栋梁,
结果知道孙恩提前出手后,道长便忍不住在私底下嘀咕:
“老前辈还要与后人争后人……这要是拜了师磕了头,我岂不是还得叫那小子做祖宗?”
上帝听到了他的碎碎念,毫无为人保守隐私的想法,转头就告诉了孙恩。
孙恩认为他的话,说的着实有道理。
长辈喜欢晚辈,教导一二足够了。
若是再收徒,
那在太平道这个庞大的组织内部,的确容易引起辈分混乱的问题。
于是最后,
孙恩也没有收下张角,只为其推荐了一位高德道长作为受箓之师。
张角更多时候,会追随后者学习。
但孙恩若有了空闲,从阴间探出头来,也不忘对张角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指点。
开创外科医治之术,名下弟子传承也不是太多的周坚,倒没有这样的顾虑——
外科缝补拆合之术,有用是真有用,吓人也是真吓人,动不动就要染上一身的鲜血,跟去杀猪宰羊了似的。
若是医者手劲大了点,眼神糊了点,那骨头跟肉,保不准旧伤添新伤,多吃一重罪。
这使得外科医家传承起来,并不容易。
当然,
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样的治法,实在是不文雅,不体面。
在浮夸之风日益盛行,儒家法统日益稳固的眼下,
贵人们很是排斥这种简单粗暴的治疗方法。
毕竟对养尊处优的贵人来说,
外伤受的并不多,吃出来的内伤反而更加常见。
种种原因迭起来,
外科在中原,还没有得到足够兴盛。
泰西那里开片开得多,倒是将周祖师的手艺发扬光大了。
而眼下,
张角便跟随在两位先师身边,将自己近来见闻的心得,向着他们倾诉出口。
“天地有自己运转的道理,人世也有自己运转的道理。”
“王朝治理,从来不因尧存,不因桀亡。”
哪怕河水再如何温顺柔软,
不断抬高的河底泥沙,也会逼迫它涌荡出堤坝的界限,淹没到农家的田地中。
孙恩对他的话表达了赞赏,“你这样的年纪,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容易。”
张角谦虚的笑了笑。
转而,他又发出一声叹息。
“世道还没有彻底混乱,但百姓已经很痛苦了。”
“不知道真正的乱世到来后,中原又会变成怎样的情况。”
他从师长口中得知西海的故事,
知道它如今的强盛繁荣,
也知道它当年的混乱动荡,
对于大汉治下的万千生民,难免生出了几分怜惜。
可笑他实在年少,
自己都保不住的年纪,还有闲心去怜悯他人。
“所以你要好好看,好好学,好好想。”
孙恩看着他的模样,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于是,
他也像自己的师长孙平那样,摸了摸张角的发髻,对其说道:
“朝堂上的争斗,还需要时间才能分出胜负。”
“地方上的世家,也分润出了不少精力,企图在那夺权的漩涡中,谋取更多利益。”
“我们还不配纳入贵人的眼中,还有着不少成长的时间。”
自我砥砺,静观其变,以待天时。
这是遍布九州的太平道,一直在做的事情。
若天下太平,
太平道便会像这个教派的名字一样,情绪稳定的去做自己爱做的事。
若天下不公,
那太平道便会揭竿而起,替天下万民,发出那沉默已久的声音。
“中原还好。”
“新夏那里可是忍不住了。”
旁边的周坚也开了口,提起了隋国的事。
“哎呀!”
“不愧是最先研发出火药的地方,到底是赶在汉朝爆炸之前,自己炸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