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过渡 (第2/3页)
状还是较为接受的。
起码上洛的人来了又去,并不会对他做出什么伤害。
更何况为了与敌人竞争,偶尔还会有几个诸侯过来,给齐王献上财宝礼物,以获得法理上的优势。
齐王因此对臣子说:
“你们时常以周天子的故事,来劝谏我振作精神,重兴国家。”
“然而你们只知周天子之苦,却不像我这样,知晓周天子的乐趣!”
话音刚落,
还没等臣子做出任何反应,
齐王自己就捧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显然是快活到了极点。
不过,
他这样的快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就像周天子的九鼎终究会被秦人夺走,
就像西秦的皇位终究会被他人篡取,
地方上的均衡不会永远存在,
总有势大力强者站出来,问一问九鼎的轻重,试一试玉玺的成色。
齐王于是笑不出声了。
周天子债台高筑的窘迫,也复刻到了他的身上,
甚至比起包围前者的债主,
那些拿着刀剑包围自己的人,要更加凶残危险。
无奈之下,
齐王只能安排使者,偷偷去中原求助。
而由于齐国几十年的动乱,与中原的往来交流,也比过去要少上许多。
或者说,
沿海的诸侯还保持着与中原的联系,
独居洛城的齐王却是不能了。
因此,
在齐王心里,
大汉仍然强大、富饶、安定,一派盛世景象。
再一想起前汉宣帝时,曾响应新夏的请求,长奔万里,去那里为之镇压叛乱的蛮夷,
齐王觉得,
东瀛距离中原更近,是不会遭到拒绝的。
结果距离一近,那美好的幻想便破碎了一地。
忠心耿耿的齐使效仿申包胥,在汉廷大哭祈求,还没凑满三天三夜,就被不耐烦的梁冀下令叉了出去。
之后齐使仍想挣扎,梁冀便将之关押起来,喂了一段时间的牢饭。
等到放出来,齐使沮丧的想要返回东瀛,向齐王禀报着悲伤的消息,又被海上的风浪掀翻了船只,一路漂流到了交趾。
被当地官员捡到后,再度被送回洛阳。
是以两年过去,
齐使还能缩在洛阳的角落中,对大汉混乱的朝政,发出讥讽的话语。
但嘴强只能逞一时之快,
被梁冀拉黑过的齐使,在洛阳得不到足够的待遇,眼下还需要想办法,谋取一些财富,以维持自己在中原的生活,以及凑一凑返回东瀛的路费。
真心希望,
在自己归国之前,大王仍旧坐在洛城之中。
眺望着东海的方向,齐使在心里暗暗想到。
就这样,
皇帝刘志亲政的第一年,
大家都做着自己的事情。
朝堂上的争夺仍然没有停息,
大汉的未来在梁冀充分吸取了前人教训,对皇帝进行了严密的监视下,仍旧被浓厚的迷雾笼罩。
毕竟没有真正的掌握权力,
没有对着大汉的四方,真正的传达自己的声音,
谁也不敢确定,刘志会是一个能守住祖宗基业的明君。
但考虑到和、顺的故事,
阴间的大汉先帝们,总免不了对其抱有期待,暗暗祝福着刘志能拥有个康健的身体,熬到梁冀这个权臣逝去,拿回属于他的应得权柄。
……
“但是明君贤臣,总有逝去的一天。”
“人心的私欲却是永远存在的。”
“有些东西,不是明君贤臣可以改变的。”
当皇帝为了向天下传达自己亲政的喜悦,将年号从建和改为元嘉时,
张角也正在茁壮成长。
时光随着漳水一通流去,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痕迹。
张角的父母逐渐变得苍老,脸上的纹路多了起来,
张角的兄弟也逐渐懂事,找了先生读书识字。
等身骨再强健一些,他们三兄弟还会去学习下武艺,以防备日益动乱的局势。
虽说张家小商小贩,平时多埋头过自己的日子,对天下大势,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但实在架不住张角认得师父人脉广泛,总能从其他地方,得到一些消息,然后告诉他们其中暗藏的意思。
而张角听了长辈的指点后,认为天下的局势既然有了崩坏的迹象,那想要保护自己的家人,便不能龟缩在一隅之地。
他请求长辈带自己出门,看一看更多的地方,见识一下更多的风景。
若不知州郡之大,
便不能守一城之地。
孙恩和周坚摸了摸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