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正在赤化的沃森 (第2/3页)
很明显的种族歧视,而且很古怪。就像是余切在中国谈论应该如何资助美国学生,从民族感情上来讲也很难理解。因为沃森是美国人,白人。
戈尔斯坦对沃森了解更多一些,知道沃森对于智力存在偏执。
他试探着问:“你是说,中国人的智商比其他人更高吗?所以更值得被教育?”
“的确如此!”沃森终于等来了这一句话,他开始兜售起自己的智力论。
“东亚是人类智力的高地,我们看到日本和韩国都在资源极端贫瘠的情况下发展起来了,而占据主要数量的中国才刚刚拥抱世界。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
“为什么?凭什么?”亚当问。
“因为值得!”沃森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在我看来,从长远来看,一切的口号、生产关系和制度都不重要,智力才是族群成功与否的关键。你教一群猩猩gc主义还是zb主义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只会吃生肉,然后不断生孩子!”
“有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成功,而有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落败,这一切从他们生下来那一刻就注定了。”
亚当感到头皮发麻,他不同意沃森的想法:“这是否太绝对了?沃伦巴菲特是全美前十的富豪,著名投资家……他一定不是最聪明的那十个人。”
“哦,落在个人身上,当然会有一些小小的误差,但放在一个国家的体量来看,智力就是最为关键的变量。”
其实,你知道狗和人类之间的智力差异吗?在撒哈拉和大洋洲那块神奇的土地上……沃森忍住了。
他不想让人觉得他过分的歧视某一族群。
在他的实验室,也确实有黑人实习生。沃森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两位采访者已经被震惊到失语,一致认为沃森是标标准准的种族歧视。
他的言语中存在强烈的智力鄙视,中国人只是恰好在沃森的智力模型里面被许可了。
沃森在《科学美国人》上的采访引发轩然大波。
《科学美国人》出了个周刊,全盘连载沃森的谈话,发布后全美学术界立刻掀起了对沃森的讨伐。人们震惊于沃森流露出的老白男的傲慢,他的言语和洗头佬没有什么区别,从根本上,他认为一些族群是不应当存在的。
当年德国人执行了“美丽雅利安人”计划,将那些明显有外表残缺、智力疾病的新生儿进行有组织的灭绝,他们认为这样有益于德国人的优化。
结果很显然失败了。
沃森却把这一套卷土重来,只是衡量标准变成了绝对的智力。
英国生物学家克拉克听说后大笑:“沃森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他是我见过最恶毒,最自大的混蛋!”
克拉克是沃森的合作者,两人一起获得了62年的诺贝尔奖项。后因为性格不合,逐渐变成一对冤家,在沃森《双螺旋》中对自己自吹自擂,指出克拉克躺赢后,两人的关系就彻底破灭了。
克拉克抓住机会频繁批评沃森,沃森对此不以为意:“他就像是一条可怜的狗,他想咬走我身上的一块肉。他嫉妒我。”
克拉克无能狂怒。
而且克拉克其实也很有争议,他目前在美国加州某研究所研究“灵魂”,这得罪了大多数教徒,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禁区之一。
此后,沃森一下子成为了美国当下最火热的学术明星,甚至超过了部分演员和歌手。
他本人频繁发表意见,并不拒绝自己的话被引用。
在冷泉港实验室针对医药公司的内部会议上,沃森直言道:“全美最近对我有一些偏见,我们知道那都是fake news,假新闻!但我们这里是学术圣殿,我们应当承认人和人之间存在区别。”
有投资人问:“我不关心种族歧视,我只关心投资到中国会不会赚钱,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公正的说,中国现在仍然很落后。他们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同邻近的日本合作更好,但如果要去日本之外的亚洲进行投资——中国是不二之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