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真正的考验(1)

第一百八十四章 真正的考验(1)

    第一百八十四章 真正的考验(1) (第1/3页)

    前线急递奏报归都,致使太多人震惊之余,对于战情到底来自何处,所取战绩怎样,产生了极为浓烈的兴趣与好奇。

    特别是那些在朝为官的,心中有各自算计的,察觉到有利可图的,纷纷暗中打探消息来源,试图从中捕捉风向,但是却始终无法触及核心机密。

    如果说在谋划对东吁叛逆之战初期,让中枢初筛决策层知晓此事,叫他们以实际行动来表明态度,那么如今战报突至,便意味着局势已推进到关键节点,而楚凌也将在这一圈层中进一步筛选。

    中枢初筛决策层,是针对整个中枢有司,从中筛选出一批具备战略视野且立场坚定的核心成员,作为国朝大层面的骨干力量。

    这是涉及全领域,各层面的。

    就如中枢常设有司,针对的是全天下各级有司,以一种特有晋升机制,使得中枢对地方拥有足够掌控与支配。

    现阶段楚凌要做一件事,借着此次征讨东吁叛逆,顺带会衍生出的种种状况,在初筛中枢决策层之上,明确一个更高层级的核心决策圈层,这个圈层将不再仅凭职位高低或资历深浅论断,而是以实际应对危机时的判断力、忠诚度与协同能力为衡量标准。

    如此正统朝的权力构架,才算真正意义上稳固成型,这一模式运转一定周期,将彻底融入进大虞生态。

    按着楚凌所想,似他克继大统之初所遇之境,今后大概率不会再有,这无形给大虞朝的长治久安铺就了制度基石。

    当然事无绝对,毕竟后续的事会怎样,前人或能预判,却不能完全掌控,不管是该制被后继之君废除,亦或是被权臣架空而名存实亡,则代表大虞从全领域走向下坡路,那时会怎样,就不是楚凌所能左右的了。

    夜无声降临,月色如霜,大兴殿灯火通明。

    殿内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

    别样氛围笼罩此间。

    烛火摇曳下,映照着殿内所聚诸臣。

    上林军大统领孙斌、北军大将军韩青、南军大将军张恢、禁军大统领张泰、骠骑将军黄龙几人,无不表情凝重的盯着眼前舆图,在几人的标绘下,涉及前线战况一目了然,亦是这般使他们心惊不已。

    而在他们的两侧,中书省右相国王睿、门下省鸾台侍中张洪、尚书省左仆射兼户部尚书萧靖、御史大夫暴鸢、吏部尚书史钰、礼部尚书熊严、卫尉卿刘谌、军器监苍卜等一行表情各异,不时有人眼神对视,很显然在得知前线战况时,即便他们沉浮宦海多年,仍难掩心头震动。

    坐于龙椅上的楚凌,面无表情的扫视殿内诸臣,今夜能召至御前,就朝野间震动的前线奏报展开廷议,无一例外皆是楚凌所选核心决策层成员。

    这一核心决策层,有文官,有武勋,有国戚,有老臣,亦有新锐,彼此身份各异,却皆因忠诚可靠、能力卓绝而入此列。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在外征伐的孙斌,要是能达楚凌预期,这一核心决策层有他一席之地,此外还有王大臣楚徽,经此一战历练,只要大虞能够一举覆灭东吁叛逆,收复所失旧土,则王大臣体系将彻底融入大虞中枢权力架构!!

    届时,王大臣楚徽凭借参与平叛东吁之战,将以全新姿态彻掌宗正寺与廉政总署,以为大虞盯紧宗藩宗室、吏治整顿两项大计,待到那时,谁要敢挑衅楚徽的权势,等待其的将是王大臣的雷霆手段。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东吁战局必须速胜。拖延越久,变数越多,朝中暗流与地缘冲突便越汹涌。

    战局不容有失,更不容迟疑。

    “都说说吧,荣国公、信国公联手打这一战,就此报急递归都前后,局势于我朝而言到底如何?”

    当楚凌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殿内沉寂,众臣目光齐刷刷从舆图上转向御座方向,一个个的表情俱收楚凌眼底。

    特别是孙斌、韩青、张恢、张泰、黄龙等将,一个个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