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正统七年(6) (第3/3页)
税改深化,比如土地改革,比如……这些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却呈相互影响之势的,继而在对应历史站位下一起发力,推动着大虞不断地向上攀升。
“对长陵邑令,卿可有人选举荐?”
想到这些,楚凌收敛心神,看向刘谌说道。
咯噔。
一听这话,刘谌心下一惊。
他不知这是天子的试探,还是真想叫他举荐。
“臣…”
刘谌显得有些结巴。
见刘谌如此,楚凌嘴角微扬,显然他看出刘谌想多了,对此,他却没有说什么,想叫马儿跑,就要勤喂草。
在陵邑这件事上,毫无疑问,陵邑令的权势不小,这其中也将牵扯到利益输送,这是无法避免的。
该有的监察,肯定要有。
不过有些事,不能做的太狠,尤其是此前从没有过的,适当的要有些政策空间,不然怎么叫人做事?
现在的长陵邑令,之后的阳陵邑令,永陵邑令,这会成为大虞政坛极特殊的存在,为了将此事做好,长陵邑令署的构架,是楚凌亲自操刀的,涉及到的层面很多,将所有能涵盖的都涵盖了。
而在楚凌的构想下,陵邑令这一晋升体系,在之后一段时期内,会跟在京畿道所设市镇嵌合到一起。
因为想要打造基本盘,市镇是重要的枢纽之一,再一个,市镇还牵扯到别的谋划,该有的晋升机制必须明确,不然人心迟早会散掉的。
“臣倒是想到一个人。”
似是揣摩到什么,刘谌眼珠子快速转动的同时,遂对御前作揖道:“在宣课司派驻到市镇的东卫,其在任上表现不俗,不过此人做事雷厉风行,倒是也引起不少争议。”
“看来卿对宣课司,了解不少啊?”
楚凌笑着看向刘谌。
“臣…臣所领榷关总署,免不了要与户部,宣课司打交道,所以就了解了一些,再一个这个东卫……”
“不必说了。”
楚凌摆摆手打断,“就依着卿所荐,让此人出任长陵邑令吧。”
这突如其来的决断,反倒是叫刘谌一惊。
不过刘谌不知道的,这个东卫,刚好在楚凌的考察名单中,首任长陵邑令,要是由此人出任,那么一些副职,则就要从市镇中涌现出的良才委派了。
“下去做事吧。”
明确了陵邑诸事后,楚凌便下了逐客令。
至于这件事,刘谌要从中得到什么,楚凌没有在意,只要能把差事办好,一些利益叫其得到,不算什么。
不叫身边的忠臣得到,难道叫揣有私心的人得利?
到最后吃进嘴了,反倒砸朝廷的锅?
这种事楚凌可不会做。
“去召韩青来见朕。”
刘谌离开没多久,楚凌沉吟刹那,遂伸手对李忠道。
“是。”
李忠立时作揖应道。
涉及陵邑营建的诸事,基本上已敲定下来了,不过涉及维稳,震慑这块儿,也需要抓进来推进才行。
眼下此事还没有做,真等到做起来了,这将汇聚着大批群体,谁知道在这其中,会不会有人想干些什么。
所以必须要派驻军队坐镇。
楚凌思前想后,决意将这份差事交给韩青来办。
毕竟在北伐一役,东讨之战,韩青都被他排除在外了,哪怕他本人没啥想法,但别的群体呢?
对待这位有主见,守规矩的帅才,楚凌今后还是要重用的,所以必要的一些担子,必须要加到其身上,这样才能不叫有些人多想。
‘眼下先以北军暂管,等到陵邑达到一定规模,就要筹设对应的陵卫军,既要确保帝陵驻守,又要肩负起陵邑驻防。’
看着李忠离去的背影,楚凌在心中暗暗思量,‘这支精锐之师一旦缔造,必须要打造成绝对的荣誉之师,能够进此军的,不止是精锐那样简单,还要对大虞绝对忠诚,这样继禁军、上林、羽林之外,直属于皇权下的成建制精锐又将增加一支。’